您的位置:文章正文

8月7日机构强推买入 6股极度低估

加入日期:2025-8-7 6:05:05

  中财投资网(www.161588.com)2025-8-7 6:05:05讯:

  中国神华

  招商证券——启动千亿资产收购,进一步打造“煤电化运”全产业链

  事件:中国神华) href=/601088/>中国神华(601088)8月1日晚间发布公告称,收到控股股东国家能源集团《关于筹划重大事项的通知》,初步考虑拟由公司发行股份及支付现金购买国家能源集团持有的煤炭、坑口煤电以及煤制油煤制气煤化工等相关资产,包括国源电力、化工公司、新疆能源、乌海能源、包头矿业、神延煤炭、晋神能源、平庄煤业、内蒙建投、煤炭运销公司、航运公司、港口公司、电子商务公司在内的13家公司的股权,并视具体情况募集配套资金。  整合多家煤矿资源,煤炭产能或将迈上新台阶。目前中国神华拥有26家在产矿井,核定产能3.5亿吨/年,此次收购计划中,据国家能源集团和各能源局披露数据显示,新疆能源拥有煤炭产能超过1亿吨/年,乌海能源拥有煤炭产能1500万吨,神延煤炭西湾露天煤矿产能核增至1300万吨/年,晋神能源沙坪煤业产能800万吨/年、磁窑沟煤业产能500万吨/年,包头矿业拥有煤炭产能1840万吨/年。若此次并购交易完成,中国神华所属煤炭资源储量及煤炭产能将大幅增长,进一步提高公司在煤炭行业中的市场份额,为国家能源安全提供更坚实的保障。  收购资产横跨五大领域,进一步深化产业协同。中国神华此次拟收购控股股东持有的13家公司,横跨煤炭、化工、港口、航运、电商五大领域,其中煤制油化工有限公司聚焦于煤炭清洁高效转化,成功建设并运营了世界唯一的百万吨级煤直接液化、世界首套60万吨/年煤制烯烃、亚洲首个10万吨级二氧化碳捕集与封存、世界首套5万吨/年聚乙醇酸可降解材料等一系列示范工程;港口公司是长江中下游“五港一体”海进江多式联运中心的核心港;航运公司有船舶62艘、347.7万载重吨,年运能8000万吨,运力载重吨居国内沿海干散货船队第二位。我们认为,此次多领域综合资产注入有助于中国神华进一步提高一体化运营能力,深化产业协同,抵御煤炭行业周期波动,打造综合性的能源企业,同时降低关联交易成本,增强公司盈利能力。  响应政策号召,加速央企资产整合,解决同业竞争。2024年9月24日,证监会发布《关于深化上市公司并购重组市场改革的意见》,即“并购六条”。该政策旨在通过市场化手段,提升资本市场在企业并购重组中的主渠道作用,支持企业向新质生产力方向转型升级,此次中国神华大规模重组将成为央企加速资产整合的关键推动力。此外,2005年5月,中国神华与控股股东签署了《避免同业竞争协议》,并于2014年明确了14项资产注入计划,此前中国神华已收购三家电力公司并于今年2月完成杭锦能源收购,而此次资产注入更是公司与控股股东履行协议的重要一步,有助于提高上市公司质量,推动优质资源向上市公司汇聚,打造全球领先的以煤炭为基础的综合能源上市公司。  维持“强烈推荐”投资评级。我们认为此次收购将显著提升公司未来煤炭产能,同时深化构筑“煤电化运”一体化全产业链,对公司未来盈利能力具有深远影响,具体并购范围及交易金额仍需持续关注。预计2025-2027年公司归母净利润485.4/501.5/525.2亿元,同比-17.3%/+3.3%/+4.7%,对应EPS2.4/2.5/2.6元/股,对应P/E分别为15.3/14.8/14.2,维持“强烈推荐”投资评级。  风险提示:煤炭生产不及预期、煤炭价格超预期下跌、煤炭进口超预期、市场电价不及预期等。

  东鹏饮料

  中原证券——2025年中报点评:饮料主业保持较快增长,盈利趋势回升

  投资要点:  公司发布2025年中报:20251H,公司实现营收107.37亿元,同比增36.37%;实现归母净利润23.75亿元,同比增37.22%。  能量饮料的销售收入保持了较快增长;电解质饮料的销售占比扩大。20251H,能量饮料实现收入83.61亿元,同比增长21.97%,仍保持了较快的增长水平。此外,电解质饮料实现收入14.93亿元,在收入中的占比扩大至13.91%,同比提升了7.86个百分点。由于电解质饮料的占比扩大,能量饮料的收入占比本期降至77.91%。  盈利趋势上回升。20251H,公司实现毛利率45.15%,同比升高0.55个百分点,趋势上也呈现回升态势。其中,销售占比最大的能量饮料本期实现毛利率50.61%,同比升高3.21个百分点。公司的销售期间费用率略有升高:本期为17.78%,同比升高0.72个百分点,其中销售费率和财务费率分别升高0.1和0.73个百分点。  各大销售区域、线上渠道及大客户渠道均保持了较高的增长。20251H,销售占比最大的广东市场仍保持了20.61%的收入增长水平,其余增长较快的市场和渠道包括华北市场、线上渠道、大客户渠道以及西南市场,本期销售收入分别同比增长73.03%、53.8%、44.03%、39.76%。截至2025年中期,广东、华北、华东、华中、西南和大客户是销售占比较大的市场和渠道,分别占比23.72%、15.91%、14.31%、12.83%、11.95%和11.69%。  投资评级:我们预测公司2025、2026、2027年的每股收益为8.35元、10.42元和13.26元,参照8月4日收盘价295.17元,对应的市盈率分别为35.37倍、28.32倍和22.25倍。我们给予公司“增持”评级。  风险提示:功能饮料和电解质饮料市场竞争加剧,更多竞争者进入该领域,导致包括价格竞争在内的各种竞争日趋激烈。

  比亚迪

  中信证券——比亚迪) href=/002594/>比亚迪(002594)(002594.SZ,01211.HK)2025年7月销量点评—库存水平持续改善迎接旺季,以技术打造高端

  核心观点:  公司发布2025年7月销量数据,7月比亚迪总销量34.4万辆,环比-10.0%,同比持平略增。7月出口销量8.02万辆,环比-10.6%,同比+167.1%。销量下滑主要受公司价格策略、去库行为、海外关税等因素影响。公司连续三个月产量低于销量,库存水平持续改善,据我们测算,公司厂商库存见底,渠道商库存水平下降至2024年底的水平,库存系数降至2个月左右,我们预计这将为公司的新车型与改款车型上市生产备库做好准备,有望迎接旺季销量爆发。我们认为在2025年,公司的全球化、高端化、智能化、电动化战略持续推进,全球竞争力与品牌价值持续凸显,重申A股目标价158元,H股目标价167港元,维持A+H股“买入”评级。

  海光信息

  国信证券——业绩稳步增长,架构设计持续升级、服务器生态稳步推进

  25Q2收入、净利润稳步增长,合同负债夯实全年业绩信心。公司发布25年中报,25H1实现营业收入54.64亿,同比+45.21%;归母净利润12.01亿元,同比+40.78%;扣非归母净利润10.90亿元,同比+33.31%。分季度来看,25Q2公司实现营业收入30.64亿元,同比+41.15%、环比+27.66%;归母净利润6.96亿元,同比+23.14%、环比+37.49%;扣非归母净利润6.48亿元,同比+18.71%、环比+46.52%,收入、净利润稳步增长,主要由于国内高端芯片市场需求持续增长,公司通过深化与整机厂商、生态伙伴在重点行业、领域合作,加速在客户端的导入。截至25Q2公司合同负债为30.91亿元,相较于24Q4、25Q1末分别+21.88、-1.46亿元,仍维持历史高位,产品需求旺盛;同时,公司25Q2末预付款、存货分别为20.63、60.13亿元,相较于25Q1末分别增长4.42、2.19亿元,供应侧持续改善,夯实业绩信心。  毛利率环比下滑,费用率环比下降。公司25Q2实现毛利率59.3%,同比-4.5个pct、环比-1.9个pct,主要由于:1)公司DCU产品收入占比持续提升,DCU产品毛利率低于CPU产品,进而导致公司整体毛利率下滑,但DCU产品具有更高的行业增速,市场空间广阔,公司产品矩阵持续优化;2)根据公司中报披露信息,报告期内原材料价格有所上涨。25Q2公司期间费用率为29.9%,环比-2.0个pct,其中销售、管理、研发、财务费用率分别为4.5%、1.1%、25.8%、-1.5%,分别环比+1.8、-0.3、-3.6、+0.1个pct。销售费用增长主要由于公司为加大市场推广力度,快速扩充了市场及营销团队,同时积极推进生态建设,进而导致销售费用大幅增长。25Q2公司实现净利率30.3%,同比-8.0个pct、环比+0.5个pct。  架构设计持续升级,服务器生态稳步推进。1)架构设计持续升级:公司产品在分支预测算法、吞吐、缓存容量和管理算法等方面均有大幅提升,适配应用需要的指令集不断扩展,重点提升了大模型推理和训练性能,其中内存控制器支持DDR和HBM等存储协议接口,访存带宽和高可靠性技术不断提升,同时支持内存加密,内存镜像等。2)服务器生态稳步推进:报告期内,公司逐步拓展了联想、新华三、同方等国内知名服务器厂商,开发了多款基于海光处理器的服务器、工作站等产品,有效地推动了高端处理器的产业化。  风险提示:DCU产品迭代低于预期;CPU产品客户端导入低于预期。  投资建议:基于服务器生态稳步推进,进而拉动产品销量增长,维持盈利预测,预计2025-2027年收入155/212/256亿元,归母净利润39/55/64亿元,当前股价对应PE=81/58/50x,维持“优于大市”评级。

  中宠股份

  群益证券(香港)——自主品牌强劲增长,H1业绩符合预期

  业绩概要:  公告2025年上半年实现营收24.3亿,同比增24.3%,录得归母净利润2亿,同比增42.6%;据此计算,二季度实现营收13.3亿,同比增23.4%,录得归母净利润1.1亿,同比增29.8%。业绩符合预期。  分红方案:每10股派发现金股利2元点评与建议:  受益自主品牌影响力持续提升和规模化,公司25H1保持较快增长。品类看,上半年宠物零食实现收入15.3亿,同比增34.7%,宠物主粮实现收入7.8亿,同比增85.8%,宠物用品及其他实现收入1.2亿,同比增23.1%。区域看,受顽皮调整后,公司境内业务高速增长,H1国内实现收入8.6亿,同比增38.9%;境外受益海外工厂订单充足和品类优化,实现收入15.7亿,同比增17.6%。  上半年毛利率同比提升3.4pcts至31.38%,其中,宠物零食毛利率同比提升3.4pcts,主粮毛利率同比上升0.79pcts,一方面自主品牌影响力提升,毛利较高的国内业务(报告期毛利率为37.68%)收入占比同比上升3.7pcts至35.25%(境外收入占比64.75%),另一方面,境外业务毛利率同比提升4.04pcts至27.95%,主要由于海外工厂高增长;2Q毛利率同比提升2.9pcts至31%。费用上,H1综合费用率同比上升3.1pcts,主要由于:1)自主品牌宣传投入增加导致销售费用率同比上升1.1pcts,2)职工薪酬及股权激励费用增加导致管理费用率同比上升2pcts,3)研发费用率同比上升0.4pct,财务费用率同比下降0.2pct。2Q费用率同比上升3.88pcts至20.57%,主要受销售费用投入及管理费用增加影响。  展望H2,我们预计公司三大品牌(顽皮、ZEAL和领先)将继续完善品牌定位,提升影响力,品类升级换代也将继续推进;海外方面,全球产能布局将更加完善,近期建成墨西哥工厂,加拿大工厂二期预计H2投产,北美工厂之间有望实现协同,关税影响也将进一步降低,收入高增长有望延续。中长期看,我们依旧看好公司自主品牌在境内外影响力持续提升,以及订单充足下,产能投产带来的增量收益。  考虑下半年将逐步进入电商销售旺季,以及公司国内实现盈利后或将加大自主品牌推广,毛利率提升或将被费率中和,维持盈利预测不变,预计2024-2026年将分别实现净利润4.8亿、6亿和7.2亿,分别同比增21.7%、24.4%和21.3%,EPS分别为1.57元、1.96元和2.37元,当前股价对应PE分别为36倍、29倍和24倍,维持“买进”的投资建议。  风险提示:国内市场拓展不及预期,原材料价格大幅上升,费用投放超预期,关税影响超预期

  宁德时代

  方正证券——公司点评报告:盈利能力稳步提升,固态+换电多维突破

  公司发布2025H1报告,盈利能力稳定提升:2025H1公司实现营收1788.86亿元,同比+7%;归母净利304.85亿元,同比+33%;实现扣非271.97亿元,同+36%;净利率18.09%,同比+3.17pct。25Q2实现营收941.82亿元,同比+8%;归母净利165.23亿元,同比+34%,毛利率和净利率分别达25.58%和18.59%,较Q1环比均有所提升,整体业绩超市场预期。分业务看,动力出货约220GWh,同比+35%左右,H1实现营收1315.73亿元,同比+17%,占总营收74%,根据SNEResearch数据,2025年1-5月动力电池全球市占率38.1%,同比+0.6pct,欧洲市占率显著上升;储能方面,出货量达55GWh,同比增长约20%,2025H1储能产量全球第一,营收284亿元,同比-1.47%,但毛利率提升至25.52%,同比+1.11pct。  技术创新持续落地,产品扩展多元场景:乘用车领域持续推进神行二代、钠新电池、骁遥双核装机及客户验证;储能端发布587Ah高容量电芯和9MWh级TENERStack系统,在能量密度、安全性能和系统集成度上具全球领先优势。固态电池方面,公司预计2027年实现小批量产业化,2030年前后进入成熟市场,前期已完成实验室突破并推进工程落地。此外,eVTOL电池、电动船舶平台、底盘等商用解决方案不断拓展其他场景。  海外产能加速释放,换电网络构建服务闭环:报告期内,境外收入达612亿元,占总营收34.2%。德国工厂已盈利,匈牙利一期电芯将于年底投产,西班牙Stellantis合资项目及印尼电池产业链建设稳步推进。公司通过H股上市融资约52.9亿美元,资金将重点用于欧洲产能投建,强化本地交付能力与资本平台支撑。换电方面,截至7月底已建成400座乘用车站和100座重卡站,年底目标分别达1000/300座,合作方涵盖中石化、蔚来、滴滴等,加速构建高效经济换电生态。  投资建议:预计公司2025-2027年分别实现归母净利润分别为653.02/778.19/929.31亿元,EPS分别为14.32/17.07/20.38元,PE为18/15/13倍,维持“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新能源汽车销量不及预期;储能需求不及预期;贸易摩擦风险;竞争加剧风险。

编辑: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