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文章正文

“科八条”后首家未盈利企业过会!千亿面板大佬二次创业再获IPO

加入日期:2025-8-14 23:40:18

  中财投资网(www.161588.com)2025-8-14 23:40:18讯:

  【大河财立方 记者 吴春波】8月14日,上海证券交易所官网发布公告,西安奕斯伟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西安奕材)科创板IPO申请成功过会,这也是新“国九条”与“科创板八条”发布后上交所受理的首家未盈利企业。

  作为“京东方之父”王东升创立的企业,在经历连续三年亏损规模扩张后,西安奕材盈利状况也在今年上半年回暖,营业收入大幅增长的同时,企业亏损规模开始收窄。

  中国商业经济学会副会长、自由贸易港研究院院长宋向清表示,西安奕材科创板IPO首发过会具有多维度的里程碑意义,标志着中国资本市场在支持硬科技企业发展、完善科技创新生态方面迈出关键一步。

  12英寸硅片产能全球第六,西安奕材上半年业绩出现回暖

  作为新“国九条”与“科创板八条”后上交所受理和IPO过会的首家未盈利企业,西安奕材的科技优势十分显著。

  招股书显示,西安奕材专注于12英寸硅片研发、生产和销售,产品用于存储芯片、逻辑芯片等制造,终端覆盖智能手机、数据中心等领域,客户包括三星电子、SK海力士等国际一线晶圆厂。

  截至2024年末,该公司合并口径产能达71万片/月,全球市占率约7%,居中国大陆第一、全球第六,已申请境内外专利合计1635项,80%以上为发明专利,是中国大陆12英寸硅片领域拥有已授权境内外发明专利最多的厂商。

  2024年11月,西安奕材科创板IPO获上交所受理。由于其2022年和2023年业绩连续亏损,该公司选择了科创板第四套标准申报上市,即“预计市值不低于30亿元,且最近一年营业收入不低于3亿元”。

  财务数据显示,2022年至2024年,西安奕材营业收入分别达到10.55亿元、14.74亿元和21.11亿元,对应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分别为-4.12亿元、-5.78亿元和-7.38亿元,亏损规模逐步扩大。

  究其原因,还是重资产投入导致的固定成本高企。西安奕材所投资的12寸硅片工厂,也是芯片制造中单位产能投资强度仅次于原厂的关键材料。而导致其最近两年毛利承压的关键因素,则是西安奕材第二工厂庞大投资强度及产能爬坡期的叠加折旧费用激增。

  资深投行人士王骥跃表示,未盈利企业上市过会,不仅体现了科创板包容性,也体现了科创板对于优质龙头型科创企业的支持。对于西安奕材而言,A股上市不仅可以实现融资助推企业发展,也获得了一个资本运作平台,进而打开一个新的发展空间。

  宋向清表示,西安奕材IPO过会,体现了科创板审核从“利润导向”向“技术价值导向”的转变,这种“重技术、重未来”的审核逻辑,进一步强化了科创板“硬科技”定位,也为风险资本投资生物医药、商业航天等研发周期长的行业提供了参考框架。

  今年上半年业绩已经回暖,拟募资49亿元投向第二工厂项目

  今年上半年,西安奕材毛利回暖。财报数据显示,今年1—6月,西安奕材实现营业收入13.02亿元,同比增长45.99%,实现归属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3.4亿元,同比增长9.43%。

  招股书显示,今年上半年,随着行业逐步回暖,西安奕材产能继续攀升带来产销持续稳定放量,驱动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同比提升至企业设立以来的新高。同时,随着该公司工艺技术持续迭代以及规模效应进一步释放,其盈利能力提升明显。

  综合考虑行业筑底回暖的逐步传导、在手订单价格、产品单位成本下降规划等因素,西安奕材预计,2025年1—9月营业收入将呈稳步增长趋势,扣非后归属于母公司净利润亏损持续同比收窄,经营业绩不断改善。

  近年来,随着AI、5G等新兴技术驱动全球晶圆厂扩产,12英寸硅片需求持续攀升。SEMI数据显示,2024年其出货面积占比超75%,且全球前五大厂商(信越化学、SUMCO等)占据80%以上市场份额,形成高度垄断格局。

  招股书显示,西安奕材第二工厂(西安奕斯伟硅产业基地二期)设计产能50万片/月,预计2026年达产,届时,西安奕材总产能将大幅增至120万片/月。

  本次科创板IPO,西安奕材拟募资49亿元,并将全部投入第二工厂项目,将较大程度提升西安奕材的未来盈利能力。

  香颂资本执行董事沈萌认为,12英寸硅片是目前国内外的主流产品,本身就具有较大的战略价值,同时也意味着更大的未来业绩成长空间。西安奕材IPO过会,也有助于进一步提升国内半导体产业链的竞争力和自给率。

  宋向清表示,西安奕材第二工厂产能顺利爬坡,不仅将逐步缓解国内晶圆厂对进口硅片的依赖,还有望通过出口参与全球产业链竞争,提升中国在半导体材料领域的话语权。

  王东升为实际控制人之一,此前曾带领京东方改制、IPO上市

  值得注意的是,在公司创始人王东升的带领下,西安奕材一直备受投资机构关注。在其多轮融资过程中,包括芯动能基金、中信证券、建投投资、金融街资本、国家集成电路产业投资基金等在内的知名机构,先后进入该公司股东名单。

  本次发行前,北京奕斯伟科技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奕斯伟集团)直接持有公司12.73%股份,为公司控股股东;同时,奕斯伟集团董事长王东升与米鹏、杨新元和刘还平四人通过一致行动协议合计控制奕斯伟集团67.92%股权,合计控制西安奕材24.93%股份,为公司的共同实际控制人。

  值得注意的是,作为西安奕材的实际控制人之一,王东升是国内半导体行业的知名人士。

  此次IPO过会之前,王东升的创业经历多与京东方有关。1993年,王东升带领员工自筹对北京电子管厂进行股份制改造,创立了京东方的前身——北京京东方电子) href=/000682/>东方电子(000682)集团股份有限公司。10年后的2003年,京东方斥资3.8亿美元收购现代半导体株式会社的TFT-LCD 业务,一举跃入TFT-LCD领域,国产显示面板崛起之路顺利开启。

  到2017年,京东方实现营业收入938亿元,净利润78.6亿元,同比大增 284.34%,股价涨幅达104%,成功在全球半导体显示领域登顶。

  2019年6月,王东升卸任董事长一职。这一年,京东方的营业收入超过1160亿元。

  从京东方退休后,王东升并未停下脚步,而是毅然投身二次创业,创办了奕斯伟集团。官网资料显示,奕斯伟集团是一家集成电路领域产品和服务提供商,核心业务包括智能化解决方案、硅材料、生态链开发等板块。

  随着此次西安奕材科创板IPO过会,王东升也有望再次带领企业进入A股资本市场。

  责编:刘安琪 | 审校:陈筱娟 | 审核:李震 | 监审:古筝

编辑: 来源:和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