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财投资网(www.161588.com)2025-8-11 2:22:16讯:
华明装备
华源证券——海外业务表现亮眼 员工持股计划彰显信心
投资要点:
公司发布2025年半年报。公司25H1实现营业收入11.2亿元,同比增长0.04%,实现归母净利润3.68亿元,同比增长17.2%,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3.61亿元,同比增长22.8%,业绩符合预期。其中25Q2实现归母净利润1.97亿元,同比增长5.1%。
电力设备出口表现亮眼,盈利能力稳步提升。25H1公司电力设备板块实现营收9.59亿元(同比+15%),得益于公司深化国际化布局,海外业务继续高速增长。25H1电力设备出口(直接+间接)取得营收3.11亿元(同比+45%),其中直接出口1.57亿元(同比+20%),间接出口1.54亿元(同比+84%)。同时电力设备毛利率水平突破60%达到60.5%(同比+0.88pct),盈利能力稳步提升。
数控设备增长迅猛,电力工程业务明显收缩。25H1数控设备实现营收1.11亿元(同比+41%),其中出口收入0.51亿元(同比+219%),毛利率达到22.33%(同比+7.93pct)。而电力工程受施工进度影响,实现营收0.24亿元(同比-88%)下滑明显。但由于电力工程业务毛利率不高(11.13%),因此对公司业绩无显著影响。
受营收下滑影响费用率有所提升。公司25H1年销售/管理/研发/财务费用率分别为8.44%/6.15%/3.44%/-2.23%,分别较24H1变动+0.93/+0.77/+0.65/-1.32pct,总费用率相比24H1增加1.03pct。除财务费用外其他各项费用均有所增加,而营收几乎无增长导致整体费用率同比增加。但由于收入增长乏力主要由电力工程业务下滑导致,因此公司整体毛利率达到55.5%,同比大幅提升7.74pct,因此归母净利润增速显著高于营收增速。
盈利预测与评级:由于公司发布了员工持股计划,将产生股份支付费用,或将对公司归母净利润产生影响。因此我们下调公司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预测至
6.80/7.66/8.71亿元,同比增速分别为10.7%/12.7%/13.8%,当前股价对应的PE分别为24/21/19倍。公司在国内分接开关领域优势地位明显,积极布局海外市场,新成长曲线逐渐形成,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国内电力投资下滑,海外市场拓展不及预期,外部因素冲击风险
中科金财
民生证券——公司事件点评:员工持股计划发布,AI+金融科技开创新时代
事件:中科金财)
href=/002657/>中科金财(002657)于8月7日晚发布股权激励(草案)公告,拟授予限制性股票数量为1,476,155股,约占本激励计划草案公告时公司股本总额的0.434%。
发布股权激励,重点发力AI+区块链业务。根据公告,本次激励计划覆盖12名高管,包括1)吕良权,交付总监;2)孙福东,AI解决方案总监;3)梁威,区块链业务总监;4)王惠,人力总监;5)其他核心技术及业务人员(8人)。从解锁条件看:1)以2024年营业收入为基数,2025年营业收入增长率不低于10%。2)第二个解锁期以2024年营业收入为基数,2026年营业收入增长率不低于20%。
发布2025年中报,收入保持增长态势。中科金财于2025年8月1日发布半年报,2025H1公司实现营收3.45亿元,同比增长14.26%;实现归母净利润-0.85亿元,同比下滑71.51%;实现扣非净利润-0.85亿元,同比下滑52.53%。公司持续加强在人工智能领域的投入,并且AI相关收入实现超过100%的增长,但同时对AI的投入也使得公司费用端短期承压,进而影响利润表现。
深耕金融稳塑收入底座,AI业务迸发成长势能。具体看公司上半年收入拆分情况,1)金融科技综合服务:作为公司的基石业务,25H1营收达1.09亿元,同比下降47.45%,其中,续签收入占比93.53%,体现出公司在金融领域20多年的坚实地盘;同时,公司的国内外银行客户有500余家,累计覆盖过约5万个银行营业网点。2)数据中心综合服务:营收1.75亿元,同比增长189.34%,公司在软件服务业资质位于前列,截至25H1已获得100余项行业资质。3)人工智能综合服务:收入0.48亿元,同比上涨101.85%,且公司和国内外AI龙头企业建立合作关系,如阿里云、腾讯云、微软云等,累计获得135项软件著作专利、5项发明专利。
AI产品矩阵正式发布,AI-Native架构实现业务升级。2025年5月6日,基于AI-Native技术架构,中科金财正式面向B端客户推出AI产品矩阵,如SinoMaaS大模型服务平台、SinoAGP智能体平台、运营类智能体等。在填补企业级智能系统“认知-决策-执行”一体化领域的市场空白同时,还实现公司业务的智能化提升,彰显出中科金财在金融科技领域多年的行业经验与强大实力。
投资建议:考虑到公司在金融行业的业务积累,在人工智能领域的前瞻性布局,以及和阿里等大厂的深度合作,预计公司25-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0.22、0.50、0.87亿元,同比增速分别为139.1%、132.1%、73.4%。当前市值对应25-27年PE为450、194、112倍。考虑到公司人工智能业务带来的估值重塑,以及创新业务潜在的市场空间,维持“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AI技术进展不及预期;下游客户预算收紧;行业竞争加剧。
中国移动
民生证券——2025年半年报点评:经营业绩稳健,持续发力AI+
事件:2025年8月7日,公司发布2025年半年报,上半年实现营收5437.69亿元,同比下降0.5%,实现归母净利润842.35亿元,同比增长5.0%,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783.66亿元,同比增长7.3%。
公司经营业绩稳健,各业务板块稳步发展:2025年上半年的营收结构来看,按应用领域划分,1)个人市场:上半年营收2447.27亿元,同比下降4.1%,占主营业务收入的比例为52.4%,5G网络客户达5.99亿户,渗透率59.6%,移动ARPU值为49.5元,保持行业领先;2)家庭市场:上半年营收749.89亿元,同比增长7.4%,占主营业务收入的比例为16.1%。其中,家庭宽带营收559.36亿元,同比增长9.3%,智慧家庭营收185.04亿元,同比增长2.4%,家庭客户综合ARPU达到44.4元,同比增长2.3%;3)政企市场:上半年营收1182亿元,同比增长5.6%,占主营业务收入的比例为25.3%。,政企客户数量达到3484万家,净增225万家。移动云收入达561亿元,同比增长11.3%,5G专网收入达61亿元,同比增长57.8%;4)新兴市场:上半年营收290.77亿元,同比增长9.3%,占主营业务收入的比例为6.2%。分红派息方面,2025年中期每股派息2.75港元,同比增长5.8%,公司表示2025年全年以现金方式分配的利润占当年股东应占利润的比例较2024年将进一步提升。资本开支方面,上半年投入584亿元,全年计划不超过1512亿元,资本开支占收比将继续下降。
持续发力“AI+”,夯实“供给者、汇聚者、运营者”的自身定位:公司持续强化算力供给,当前总智算规模(FP16)达61.3EFLOPS,其中自建智算规模(FP16)为33.3EFLOPS,对外服务IDC机架超66万架。大模型加速突破,全栈自主可控、行业深度赋能、多模态领先、安全可信可靠的“九天”通专大模型矩阵全新升级到3.0,重点布局能源、交通、新型工业化、医疗、教育等超50款行业大模型。打造多模型和智能体聚合服务引擎MoMA,实现大小模型、不同模态、各类工具链与智能体的自主选择、最优匹配。大数据加速汇聚,打造超200款多模态数据标注治理工具,建成覆盖32个行业、超3,500TB通用高质量数据集。“AI+”应用方面,上半年公司AI+DICT签约项目达到1485个,联合能源、水利、农业等行业央企共建行业大模型,赋能新型工业化。面向千家万户,推动全量产品和服务嵌入AI,“AI化产品”客户合计近2亿户。发布AI智能助理灵犀智能体2.0,月活跃客户突破6,000万户。联合行业龙头企业,发布AI智能终端、智能机器人、智能网联汽车等首批信息消费“新三样”产品。
投资建议:我们预计公司2025/2026/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458.39/1539.46/1626.84亿元,对应PE分别为16x/15x/15x。维持“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AI发展不及预期,行业竞争加剧。
永臻股份
国金证券——边框龙头规模优势渐显,收购捷诺威切入高成长赛道
投资逻辑
光伏边框龙头,市占率行业领先。公司为光伏边框龙头,2024年光伏边框出货34.85万吨,测算市占率约12%居行业首位。公司1Q25实现营业收入25.6亿元、同增75%,实现归母净利润0.27亿元、同降60%,25H1预计实现归母净利0.5-0.6亿元、同降66.02%-71.68%,主要因光伏行业盈利承压导致边框加工费下降。
“反内卷”扎实推进驱动光伏景气度修复,边框份额有望向头部集中。近期顶层“反内卷”信号密集释放,光伏行业积极推进,行业持续亏损背景下,市场化出清、协会及企业自律协同,同时辅以相关政府部门、监管机构的政策配合与监督,有望推动光伏产业链困境反转。2024年起光伏行业经营承压导致边框加工费快速下降,二三线企业经营压力加大,考虑到头部企业在成本、资金、海外产能布局等方面的优势,边框行业份额有望持续向头部集中。
扩建先进产能巩固规模优势,前瞻布局海外稀缺产能推动份额盈利齐增。公司目前具有铝边框产能69万吨,规划建设包头年产100GW铝边框及60万吨熔铸产能,有望凭借区位及电解铝资源优势继续提升份额;公司股权激励计划考核2025-2027年出货量不低于60/80/100万吨,出货量有望快速增长。近年组件封装产能快速全球化,贸易壁垒加大背景下海外边框产能成为稀缺资源,公司越南基地18万吨边框产能爬坡进度已达50%以上,考虑到当前海外边框实际供给较少,公司越南基地有望充分享受海外加工费溢价,进一步增强公司竞争力,提升市场份额。
收购捷诺威切入高成长赛道,打造第二成长曲线。7月公司完成浙江捷诺威收购,其行业领先的扁挤压装备技术助力公司布局汽车轻量化、储能液冷、数据中心液冷、5G等领域,公司有望快速扩产切入热管理液冷等高潜力成长赛道,打造第二增长曲线。
盈利预测、估值和评级
预计公司2025-2027年实现归母净利润1.23/3.70/5.74亿元,同比-54%/+201%/+55%,当前股价对应PE分别为41/14/9倍。公司有望凭借越南稀缺产能放量、成本及性能优势实现边框份额提升,同时收购捷诺威拓宽高潜力市场,考虑公司成长性,给予26年15倍估值,目标价23.40元,首次覆盖给予“增持”评级。
风险提示
国际贸易环境恶化、需求不及预期、行业竞争加剧、新业务拓展不及预期、限售股解禁、资金需求大、存货及应收账款大幅增长。
秦港股份
天风证券——吞吐量超预期,盈利有望上行
Q2吞吐量增速回升到9%
2025Q1秦港股份)
href=/601326/>秦港股份(601326)吞吐量同比下滑3%,其中核心品类煤炭同比下滑4%、金属矿石同比下滑5%,市场担心煤炭和铁矿石需求见顶,秦港股份吞吐量会持续下滑。2025Q2秦港股份吞吐量同比增长9%,其中煤炭同比增长12%、金属矿石同比增长6%,扭转了下滑势头。2025Q2秦港股份的煤炭吞吐量回升,得益于大秦铁路)
href=/601006/>大秦铁路(601006)煤炭运量增速从Q1的-5.6%回升到Q2的1.4%;秦港股份的金属矿石吞吐量回升,得益于全国铁矿石进口量增速从Q1的-8%回升到1.9%。2025H1秦港股份吞吐量同比增长3%,其中煤炭同比增长4%,金属矿石同比持平。
吞吐量有望继续小幅增长
秦港股份的煤炭吞吐量与大秦铁路煤炭运量相关,2014-24年两者比值维持54%左右。秦港股份将抓好市场营销不松懈,优化货源结构,为优质货源增量创造空间,煤炭吞吐量有望维持稳定。秦港股份的金属矿石吞吐量与全国铁矿石进口量相关,2014-24年两者比值在11%左右,2019-24年有上升趋势。秦港股份将继续加强与客户的关系管理,共同开拓市场,铁矿石吞吐量有望继续增长。随着全球经济的逐步复苏,国际贸易量有望增加,秦港股份的杂货业务有望增长。
资本开支减少,负债率下降
2020-24年,秦港股份的资本开支有所下降,固定资产原值增长5%、无形资产原值增长4%。在建工程主要是多用途码头1、2#泊位提升改造,投资预算20.75亿元,2024年底已完成投资15亿元。2020-24年,秦港股份的货币资金和一年以上定期存款合计增长57%到56亿元,而有息负债下降26%到49亿元,资产负债率下降到27%。
下调盈利预测,维持“买入”评级
由于2024年单吨收入下滑,我们下调2025年单吨收入预期,下调2025年预测归母净利润至17.6亿元(原预测19.9亿元),引入2026-27年预测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8.4、19.6亿元;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环保限产趋严,房地产和基建投资下滑,港口降费政策出台,分红比例下降,港口资产整合低于预期。
我爱我家
国金证券——经纪资管双轮驱动,竞争优势突围存量房时代
投资逻辑:
行业趋势:存量房时代经纪与租赁业务持续发展。 在地产政策支持下,当前已迎来历史最宽松购房条件的时期,预计当前地产一二手房整体成交量逐步企稳。二手房方面,受益于(1)新房供应量持续下降;(2)规避交付风险;(3)二手房产品结构更符合刚需等情况,二手房成交占比从 2021 年 30%提升至 2024 年 46%,商品房成交已进入存量房时代。租赁方面受益于(1)流动人口及毕业生流向高能级城市;(2)国内机构化率提升空间大(国内目前约4.5%,美国日本为 50%以上),租赁市场规模有望进一步扩张。
公司自身优势:深耕城市复苏强势且市占率持续提升。 目前公司在北京、杭州、上海 3 城经纪人数量超过 2 万人,占比超过 70%。公司深耕区域为本轮需求修复较强的城市,体现在(1)二手房:统计 24 年 10 月至 25 年 6 月成交数据,北京同比上涨 36.0%,上海上涨 39.7%,杭州上涨 27.6%,高于全国 70 城累计同比上涨26.4%;(2)租赁: 2022 年以来北京、上海租金表现好于平均水平;(3)新房:截至 2025 年 6 月,北京新房住宅成交累计同比上涨 0.6%,上海累计同比上涨 4.9%,均好于全国水平。此外公司自身在核心城市持续专注于提升渗透率,通过(1)市场定位精准(更注重刚需人群);(2)关注社区粘性,租赁业务提前绑定二手房客源;(3)效率提升(2024 年单店成交额达 1.09 亿/间,好于同行业其他公司)等方法有效提升公司在核心城市的市占率。
短期交易机会:地产政策的看涨期权。当地产出台宽松政策时,公司能够显著跑赢行业。公司通常涨幅较高的时间段集中在政策后5-10 个交易日,涨幅最高点区间在 17.5%-28.2%
盈利预测、估值和评级
公司受益于存量房交易持续活跃、 在管房源稳步扩张、新房逐步回暖等,业绩有望稳健增长。预计 2025-27 年公司归母净利润分别为 1.5 亿元/2.1 亿元/2.6 亿元,同比+105.0%/+36.7%/+27.4%。考虑到近年来一次性影响利润因素较多,我们以 2026 年盈利预测为基础,给予公司 2026 年 40.0x 的 PE 估值,对应目标价为 3.49元/股,首次覆盖,给予“增持”评级。
风险提示
宏观经济承压;房地产市场恢复不及预期;市占率提升不及预期。大股东股份质押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