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财投资网(www.161588.com)2025-7-7 2:05:08讯:
长城汽车
长江证券——2025年6月销量点评:高山热卖下WEY牌月销过万,总量同环比较好增长
事件描述
长城汽车)
href=/601633/>长城汽车(601633)发布2025年6月产销公告。
事件评论
长城2025年6月销量达11.1万辆,同环比实现较好增长,其中高山热卖带动WEY牌月销过万。1)整体情况:6月总销量110,690辆,同比+12.9%,环比+8.3%;国内销量7.1万辆,同比+17.8%,环比+4.3%;新能源销量达3.6万辆,同比+39.4%,环比+11.5%,新能源乘用车销量占比达37.3%,同比+5.8pct,环比-0.3pct。累计销量来看,2025年1-6月累计销量57.0万辆,同比+1.8%,新能源累计销量16.0万辆,同比+21.2%,新能源乘用车销量占比达33.9%,同比+5.6pct。2)分品牌:6月,哈弗品牌销量62,396辆,同比+30.7%,环比+8.2%;坦克品牌销量21,571辆,同比-17.2%,环比+3.2%;WEY品牌销量10,197辆,同比+247.0%,环比+65.5%,主要系新款高山热销;欧拉品牌销量3,283辆,同比-45.5%,环比+67.4%;长城皮卡销量13,213辆,同比-13.4%,环比-14.8%。3)海外:长城6月实现海外销量40,068辆,同比+5.2%,环比+16.0%,销量占比达36.2%,同比-2.7pct,环比+2.4pct。1-6月海外累计销售19.8万辆,同比-1.9%,销量占比达34.7%,同比-1.3pct。
公司加速全球化布局,坚定新能源转型,积极变革创新,有望持续推动销量业绩双提升。1)国内方面,长城在产品、渠道、供应链三个维度充分调整。公司坚定深化新能源转型,产品上重点发力插混赛道,新车定位清晰,加速智能新能源产品投放,哈弗、坦克、WEY、欧拉、皮卡等多个品牌多款新车有望未来贡献重要增量。2)出海方面,公司“ONEGWM”战略加速出海,海外市场已覆盖170多个国家和地区,海外销售渠道超过1400家,在泰国、巴西等地建立3个全工艺整车生产基地,在厄瓜多尔、巴基斯坦等地拥有多家KD工厂,未来将加速推动公司销量增长。3)智能化时代下,数据与算法为竞争核心,长城汽车积极推动销量与车型智能化的发展,持续夯实智能算法(端到端智驾大模型SEE)、数据(AI数据智能体系)、算力(九州超算中心)等领域的技术优势,未来在智能化的实力有望不断加强。
投资建议:短中期看,公司出海加速叠加国内新能源转向加速及坦克等高价值车型占比提升有望推动公司销量与业绩成长,长期看,公司四大拓展战略打开销量长期增长空间,智能化转型开启全产业链盈利空间。预计公司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41.6、172.7、213.9亿元,对应A股PE分别为13.0X、10.6X、8.6X,对应港股PE分别为6.7X、5.5X、4.4X,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
1、行业价格战削弱企业盈利;
2、全球经济复苏不及预期。
长虹美菱
长江证券——双轮驱动,效率优化
公司介绍:稳步发展,提升整体竞争力
长虹美菱)
href=/000521/>长虹美菱(000521)是中国最早进入家电行业的品牌之一,自1983年起便开始研发冰箱。2004年与长虹重组后,进入快速发展阶段,先后收购长虹空调和中山长虹,进军空调领域,形成了以空调和冰箱为主营业务的布局体系。近年来,空调板块逐渐成为公司增长的主要动力,业务也在稳步拓展海外市场。公司通过技术创新和不断扩展的市场布局,为全球消费者提供高品质的产品。
内销:顺应需求趋势,挖潜结构机会
在空调业务方面,长虹美菱通过与京东的深度合作以及较高的性价比,在电商和下沉市场中取得了显著的市场份额增长。通过价格策略,长虹美菱抓住了下沉市场对性价比产品的需求,实现了快速渗透和份额扩展。冰箱方面,通过高端产品的结构升级和技术创新,美菱冰箱实现了均价的提升。凭借先进的恒温鲜冻和微冻保鲜技术,以高端配置和差异化功能满足消费者对健康和个性化的需求。此外,美菱冰箱在同类产品中具备质量和价比优势,其线上线下)
href=/300959/>线上线下(300959)的高端产品定价低于市场平均水平,符合当前谨慎消费的趋势,或吸引更多消费者并促进盈利空间扩展。
外销:深耕新兴市场,拓展自牌增量
近年中国白电在全球新兴市场的出口增速显著,新兴市场的白电渗透率尚有较大提升空间,这为整个行业的外销带来了广阔的增长潜力。长虹美菱自上世纪起便在海外新兴市场积极布局,建立了多家工厂,目前在全球多个白电品类中占据一定份额,其外销重点区域正是这些快速增长的新兴市场。凭借先发布局和市场份额的稳步提升,长虹美菱在新兴市场中具备显著优势,并有望借助行业外销趋势继续拓展国际市场,进一步提升其全球品牌影响力。此外,借助海外电商塑造自主品牌形象,有望进一步提升盈利能力。
内生效率改善:深化整改,降费增效
长虹美菱借助集团改革措施,在提效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在管理层面,长虹实施市场化的高管聘用和严格的绩效考核体系,有效提升了高管团队的积极性和责任感;在运营层面,通过母公司平台化转型,建立了智能化交易平台,实现全流程的信息化管理,降低了销售费用、提升了管理效率、库存周转效率和整体运营效率。通过以上措施,长虹美菱的公司治理水平显著提升,为未来进一步的经营提效和全球化扩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投资建议:优化促成长,前景更可期
规模上,行业结构性机会涌现:内销消费谨慎、电商红利和冰箱结构升级以及外销新兴市场白电渗透率较低,综合使得公司空调业务借助电商和自身性价比快速提升市场份额;冰箱通过结构升级,提升均价和自身质价比,有望打开利润弹性;外销通过早期布局和深耕新兴市场,份额有望进一步提升。盈利上,公司通过管理和运营的改善,有望持续降费提效。预计公司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8.06、9.18和10.53亿元,对应公司PE分别为9.21、8.09和7.05倍,给予“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
1、宏观经济波动风险;2、原材料价格波动风险;3、汇率波动造成的汇兑损失风险;4、盈利预测假设不成立或不及预期的风险。
太辰光
招商证券——光密集连接龙头,卡位CPO关键增量环节
公司是全球光密集连接产品龙头,数据中心建设与光模块速率提升催化MPO连接器需求高增,自产插芯进一步提高产品毛利率,借力战略伙伴授权布局下一代超小型连接器MMC产品。公司深耕海外十余载,聚焦CPO推出ShuffleBox等光纤重排方案,随海外算力龙头CPO产品交付,业绩弹性突出。
算力网络架构迭代及“光进铜退”趋势下,光密集连接业务有望延续高增。高密度连接器是公司最主要的收入构成,生产技术与市场份额领先。AI驱动光互联高景气,MPO等高密度光纤连接器需求高增,公司产销两旺,2024Q2以来进入业绩高增期,增长动能逐季强化,2025Q1营收与利润同比分别增长66.0%、152.3%。光互连密度提升的趋势明确,公司依托合作伙伴专利授权,积极布局MMC等下一代超小型连接器,产品价值量具有提升空间。
CPO卡位优势显著,ShuffleBox等光纤重排器件具有长期成长空间。光纤重排器件可实现更高密度的光路布线,具有光柔性板、ShuffleBox等多种产品形态,在数据中心及电信领域的布线均有较高需求。光纤重排器件还是CPO的重要增量环节,在自动布纤工艺与可靠性设计上有更高的技术要求,毛利率明显高于传统产品。公司长期与海外大客户保持稳定的战略合作,核心客户康宁是英伟达、博通等算力龙头的生态伙伴。随着英伟达CPO交换机预计在2025年下半年交付,博通等厂商的CPO产品或在2026年交付,CPO未来一到两年有望快速上量,公司业绩弹性突出。
产品结构优化与精密制造优势双轮驱动,毛利率持续提升具备坚实支撑。随着CPO的交付与上量,公司高毛利率的光纤重排器件,有望为营收作出重要贡献,带动整体毛利率提升。公司自产插芯随着产能释放与终端客户认证通过,将实现更大比例的自产替代,提高成本控制能力与成品交付能力。同时,公司在自动化设备与精密制造工艺上的丰富生产经验及长期技术积累,也有助于盈利水平与竞争优势的保持。此外,核心团队与公司发展深度绑定,公司现金流转化效率高、内生动力充沛,在业绩高增周期下具有长期投资价值。
投资建议:AI驱动光互联需求高景气,CPO交付在即,公司的连接器及光纤重排器件增长可期、弹性突出。预计公司2025-2027年收入分别为21.2亿元、31.2亿元、51.4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4.30亿元、6.57亿元、12.38亿元,对应PE为46.9倍、30.7倍、16.3倍,给予“强烈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客户集中度风险、贸易摩擦风险、技术升级风险、汇率波动风险、股东减持风险。
匠心家居
天风证券——重新定义制造成长逻辑
创新能力打开成长空间
电动沙发作为成熟度逐渐提高的功能品类,表面看似“创新空间有限”。但实际上围绕用户体验、技术集成、生活场景和健康功能,仍存在广阔的创新空间。真正竞争力来自于持续的系统性创新,而不仅仅是局部结构或功能的堆叠。
对MotoMotion而言,创新从来不是一种手段,它是一种源于内心的坚持和信仰。通过创新能让产品、服务与品牌形成真正差异化,创造出难以被模仿独特价值。
公司主力产品—智能电动沙发,因其集成多功能系统、智能控制模块和高质量体验,定位于中高端市场,在美国终端售价相对不低。但“高单价”或并不意味着“市场份额小”或“成长空间有限”,主要基于以下几点判断:
1、消费升级趋势明确:北美尤其是美国市场,近年来消费者对于“功能+舒适+科技感”的家居产品需求持续增长,电动沙发已经从早期的老年人护理产品,发展为家庭娱乐、个人放松、智能生活的一部分。
2、高端市场本身仍有结构性机会:高端市场并非“静态天花板”,而是“持续扩容”的过程。品牌集中度在提升,消费者对品质、服务、品牌的粘性增强。公司过去几年的市场份额在不断增长,很好地验证了这一趋势。
3、海外市场空间仍大:目前公司主要聚焦美国市场,但欧美其他国家及亚太地区的高端家具消费也在快速发展,未来全球多市场布局也将为公司打开新的增长空间。
综上,公司虽然立足于高端起步,但其成长逻辑并非“小而美”,而是“以高打中、从点到面”,通过技术壁垒、供应链优势和品牌效应,逐步提升市场渗透率与全球影响力。
目前越南基地承担大部分出口订单
越南制造基地承担大部分出口订单,尤其是面向北美市场的主力产品。整体来看,现阶段产能运行处于较高但仍可调节的水平,公司通过柔性产线和产能模块化配置,确保对订单波动的快速响应能力。
所在越南地区用工情况相对稳定,公司长期重视员工管理与激励机制,目前未出现“用工荒”的问题。同时也通过培训、岗位轮换、自动化投入等方式,不断提升人效,缓解用工压力。
扩产方面,公司已针对未来1-2年业务增长进行预规划,包括现有厂区内的空间扩展、关键工序的设备提升以及新增产线的准备工作。公司将根据实际订单增长情况和客户需求落地节奏,适时推动相关扩产措施。公司始终坚持“有节奏、有保障、可持续”的产能策略,既避免盲目扩张造成浪费,也确保能够快速响应市场需求变化。
在全球具备“核心零部件+软件控制+整品设计+批量交付能力”的智能功能整品制造商数量非常有限,公司正是这个领域中少数具备完整能力的企业之一
企业长期竞争力不仅体现在成本控制上,更体现在品牌力、产品差异化与消费者价值的持续提升上。公司未来将继续强化“技术+产品+品牌”三位一体的能力建设,致力于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智能功能家具企业。
维持盈利预测,维持“买入”评级
我们维持盈利预测,预计公司25-27年归母净利分别为9.1/11.1/13.8亿,EPS分别为4.2/5.1/6.3元,对应PE分别为20/17/13x。
华测检测
国泰海通证券——拟收购南非Safety SA,国际化战略加速
本报告导读:
华测检测)
href=/300012/>华测检测(300012)拟收购南非SafetySA公司,国际化战略布局加速,积极推动核心食品业务国际化,实现优势资源整合,协同效应有望推动业务增长。
投资要点:
维持增持评级。公司为国内综合性检测服务龙头,拟收购南非SafetySA公司,国际化战略布局加速。维持公司2025-27年EPS为0.63/0.70/0.78元,维持目标价为15.75元,增持评级。
事件:华测检测拟收购南非SafetySA公司。华测检测宣布与投资机构凯雷集团达成协议,拟收购南非领先的测试、检验、认证与培训(TICT)服务提供商SafetySA,此次交易预计将于2025年第四季度完成交割。SafetySA成立于1952年(前身为NOSA),是业务覆盖非洲、中东及中国市场的重要TICT解决方案供应商,尤其在食品与工作场所安全领域拥有深厚积淀。目前,SafetySA运营着6个专业食品安全实验室和15个培训中心,拥有超过540名经验丰富的专业人才团队。
国际化战略布局加速,积极推动核心食品业务国际化。华测检测积极推进国际化布局,此前已并购德国易马、希腊NAIAS等海外检测机构。我们认为此次并购有望通过获取本地化资源、技术能力与市场份额,显著增强华测检测在南非及非洲大陆的综合服务能力,同时为全球客户提供跨区域服务,拓展全球业务版图,成为其国际化战略推进过程中的重要一步。食农检测作为华测检测传统检测业务基石,持续保持稳健增长,此次收购SafetySA,有望进一步提升公司在食品安全和工作场所安全检测领域的国际化进程。
优势资源整合,协同效应有望推动业务增长。我们认为华测检测具有先进的检测技术与成熟管理经验,SafetySA拥有卓越的市场声誉与成熟的本地化网络,通过本次收购,华测检测与SafetySA资源有望得到整合,实现优势互补,华测检测将显著提升为南非、非洲、中东等区域客户的服务能力,进一步强化全球影响力和服务深度。
风险提示:并购进度不及预期;下游需求不及预期;地缘政治与社会风险。
稳健医疗
华西证券——公司深度研究报告:棉柔巾及奈丝公主共振,线上发力弯道超车
投资建议
我们分析,公司前期股价下跌主要受到315事件对棉柔巾和卫生巾的扰动影响,但我们认为公司基于医用背书、在棉花方面的产品优势、通过线上发力实现弯道超车的趋势不变,继续推荐:1)短期来看,抖音和KA渠道驱动下,两大单品棉柔巾/卫生巾25Q1实现了38.6%/73.5%高增,尽管棉柔巾Q2受到315事件影响、奈丝公主基数抬升,但我们预计全年仍有望增长25%/80%;而棉价下跌有望给公司贡献额外的利润弹性;2)中期来看,国内棉柔巾/卫生巾市场在100/1000亿元左右,公司份额有望凭借产品和渠道优势持续提升、并带动净利率提升;3)长期来看,公司有望实现医疗+消费双轮驱动,收购GRI虽然对短期利润增厚不明显、但中长期有望实现净利率改善,并有望实现贸易战背景下的份额提升。维持盈利预测,预计2025-2027年公司收入分别为112.50/129.65/149.97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0.01/12.19/14.72亿元,EPS分别为1.72/2.09/2.53元。2025年7月4日收盘价40.2元对应25-27年PE为23/19/16X,维持“买入”评级。
棉柔巾:短期扰动无碍长期市场渗透率提升+提份额
1)行业:主要关注渗透率提升。根据华经产业研究院数据,2022年中国棉柔巾市场需求量为600亿张,2015-2022年的CAGR为58.6%。根据欧睿数据,2024年全球棉柔巾市场行业零售规模约780亿张,同比增长27.9%,市场上棉柔巾单张价格在0.07-0.18元区间,按0.12元/张价格计算,2024年全球棉柔巾零售额在93.6亿元。2)公司棉柔巾在2017-2019年高增,20-23年放缓至个位数增长,2024年随着线上直播平台兴起重回高速增长(+31%),25Q1棉柔巾增长38.6%。
卫生巾:受益于舆情事件,奈丝公主快速增长
1)行业:行业规模由2015年的740亿元增长至2024年的1050亿元,2015-2024年CAGR为4%,19-23年卫生巾零售单片均价CAGR为4%,价格驱动为主。2)公司卫生巾收入2017-2024年CAGR为19.3%,公司快速应对卫生巾行业舆情事件,发力KA和抖音,25Q1公司卫生巾营收为3.1亿元,同比高增73.5%。
医用耗材:公司战略性收购GRI,提供新增量
1)行业:国内医用耗材市场从2015年373亿元增至2024年1852亿元,CAGR为19.5%。2)公司医疗耗材近年来业绩波动主要由于受到2020-2022年疫情影响,2024年已经消化疫情高基数影响,全年医疗板块实现收入39.1亿元,同比提升1.1%。3)收购GRI,提供新增量。
风险提示:原材料价格波动;市场竞争加剧;中美贸易摩擦影响;宏观经济波动;存货减值风险;商誉减值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