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内卷”成为银行年中会议关键词
“国有大行的发声后,股份行、城农商行等全行业都有可能跟上步伐。”有接近银行业的分析人士指出。
从近期动态来看,银行业苦“内卷”久矣:纷纷刀刃向内,着手整治“内卷”。
例如,平安银行广东分行日前就召开了2025年年中工作会议暨反“内卷式”竞争宣导会议,该行称将在各单位向全体员工完成会议精神传达工作的同时,继续组织全行2000多名员工全部完成反“内卷式”竞争承诺书的签署工作。
广发银行同样在年中会议上表示,将按照金融监管部门要求,践行金融工作政治性、人民性,抵制“内卷式”竞争,坚持长期主义经营理念,守牢风险底线,以自身实力提升的确定性应对外部的不确定性。
招联首席研究员、上海金融与发展实验室副主任董希淼指出,在多重压力下,我国银行业近年来陷入“内卷式”竞争,主要表现为非理性的价格战、放松风险管理底线、服务同质化及考核机制扭曲等,比如,在负债端,部分大型银行通过“手工补息”、冲存款时点等方式虚增规模。在资产端,个人经营性贷款、消费贷款等年利率突破3%,低于资金成本,“赔本赚吆喝”。
“总体而言,这些行为不仅侵蚀银行业利润,更埋下金融风险隐患。”董希淼表示,银行业应提倡适度竞争,防范过度竞争。金融管理部门应采取有力措施,更好地推动形成多层次、广覆盖、有差异的金融机构体系,让各类机构从金融市场和客户需求出发,立足各自功能定位和资源禀赋,为不同客户群体提供差异化的产品和服务,不断提升稳健发展能力和服务实体经济能力。与此同时,应加快推进中小金融机构改革化险,推动中小银行减量提质,持续优化金融市场竞争秩序和竞争环境。
监管部门进一步推动行业“反内卷”
记者从接近监管人士处了解到,针对金融行业低价“内卷”等问题,此前更多是通过行业自律机构发布倡议书的形式进行,不具有强制性。
不过,近期,已有监管部门公开表示要进一步强化监督管理。
广东金融监管局局长包祖明在广东保险行业组织召开的保险公司综合整治“内卷式”竞争工作座谈会上表示,“内卷式”竞争是保险市场乱象的根源,整治“内卷式”竞争关乎行业长远发展。要形成长效机制,各公司要转变经营理念、强化组织推动、聚焦问题治理,行业组织要发挥自律作用,强化宣传交流,监管部门要加强监督检查,及时指导和督促公司开展专项整治工作,强化监督管理。
在银行业层面,广东银行同业公会消息显示,广东拟按照“1+3+N”的制度体系推进“内卷式”竞争的综合整治,“1”指监管部门出台综合整治“内卷式”负面清单,“3”指公会制定出台反不正当竞争自律公约、倡议书和承诺书,“N”指相关业务领域反“内卷式”竞争的行业自律举措。
目前,广东金融监管局已印发银行业保险业“内卷式”竞争负面清单,指导行业协会研究制定反不正当竞争自律公约。
未来,更多地区有望通过监管部门强化监督+行业协会自律引导的方式,推动金融行业“反内卷”。前述接近监管人士告诉记者,监管部门目前已可通过数字手段,监测、量化金融业的低价竞争等行为。接下来,要以此为基础,结合行业协会自律公约,引导机构良性竞争。若机构仍有相关“内卷”行为,监管部门核实后,可进一步依法依规约束机构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