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文章正文

星期四机构一致最看好的10金股

加入日期:2025-7-3 6:05:17

  中财投资网(www.161588.com)2025-7-3 6:05:17讯:

  国脉科技 

  2025年半年报业绩预告点评:业绩预增亮眼,AI智能体和国脉币赋能养老生态 

  事件:2025年7月1日,公司发布2025年中报业绩预告。报告期内,公司预计实现归母净利润1.25-1.56亿元,同比增长61-100%;扣非归母净利润0.67-0.88亿元,同比增长4-36%。  公司H1业绩预增亮眼,传统业务稳健增长,AI+养老业务打开新局面。  公司归母净利润持续保持较快增长,我们判断公司教育收入保持稳健增长,归母净利润与扣非归母净利润增速的差异,主要由于公司优化闲置自有资金管理策略实现收益的提升。公司产教融合战略深化,教育培训规模扩张:一方面为‘国脉大学养老’、身联网及AI研发输送人才;另一方面推动技术与业务协同,提升经营效率、降低费用率。管理层对未来发展充满信心,正有序加大对高增速产业的投入,并积极寻找优质科技产业并购标的,以培育第二增长曲线。H1公司开始推广国内首个模拟居家养老的身联网社区“国脉大学养老”,有望进一步推动公司业务增长。  积极响应国家号召,推出AI智能体及国脉币,驱动AI养老闭环生态。  6月国家发布《开展智能养老服务机器人应用试点通知》,公司身联网技术、人工智能产品、养老应用场景及配套服务能力与国家工信部刚发出的《试点通知》高度吻合,公司将结合智能养老业务发展及试点细则要求积极研究、参与相关申报工作。基于在康养垂直领域的布局及长期积累,公司推出三类AI智能体:聚焦用户引流(前期接触与适应支持)、服务粘性(日常生活与社交娱乐)、核心刚需(健康与安全保障),覆盖养老全周期需求,依托康养场景深耕优势,AI智能体突破传统信息处理功能,实现“感知-决策-执行”闭环,打通线下服务链路,从“工具”升级为“服务执行者”。同时“国脉大学养老”为公司AI智能体提供了真实的应用场景和数据反馈,便于产品性能验证和优化,加速技术迭代升级,同时也为未来的规模化推广提供了示范样本。公司推出的国脉币是连接AI智能体与实体服务的激励机制与服务兑换中介,具备稳定币部分功能。当用户完成相应的活动,将获得一定的“国脉币”作为奖励,可以用于社区消费,服务兑换等。形成“健康行为→国脉币积累→服务升级→用户粘性增强”的正向循环。  投资建议:公司传统业务保持稳健增长,同时在智慧养老领域通过“身联网社区+AI智能体”的创新模式,为未来发展打开了广阔的想象空间,预计公司25-27年归母净利润为2.4/3.1/3.9亿元,对应PE分别为48/37/30倍,维持“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市场竞争加剧;教育需求不及预期;养老政策落地不及预期。 

  桂林三金 

  盈利能力稳步提升,生物制药板块业务持续优化 

  业绩实现有质增长,盈利能力持续提升  2024年营业收入21.94亿元(+1.03%),归母净利润5.22亿元(+23.79%),扣非净利润3.96亿元(+3.64%),经营现金流净额5.88亿元(+7.12%)。2025Q1营业收入4.67亿元(-3.32%),归母净利润1.05亿元(+4.80%),扣非净利润0.98亿元(+11.61%)。  2024年公司深度推进“提质、降本、增效”战略工程,叠加资产处置收益显著增加以及员工持股计划分期确认费用同比降低等因素影响,公司利润实现双位数增长,经营效益再上新台阶。2025Q1公司营收下滑主要是代加工业务收入降低,医药及商品流通业务收入略有降低所致,归母净利润保持4.8%的增长主要是中成药成本略有降低,同时持股计划摊销结束及部分办公场所提前退租使管理费用降低所致。  公司盈利能力持续提升,2024年毛利率为73.41%(+0.41pct),归母净利率为23.77%(+4.37pct),扣非净利率为18.06%(+0.45pct)。2025Q1毛利率为77.76%(+3.52pct),归母净利率为22.47%(+1.74pct),扣非净利率为20.93%(+2.80pct)。  持续优化生物制药板块业务管理,创新驱动,提质增效  宝船生物继续聚焦项目研发,推进多阶段在研项目及平台建设,同时加强高端人才引进,优化组织架构,强化公司运营与预算管理。  2024年在研项目共计17个,其中正式管线项目6个,新药发现阶段项目5个,平台建设项目5个,预研项目1个(含26个子项目),获得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及“浦东新区研发机构”认定。宝船生物BC006单抗注射液项目、BC007抗体注射液项目、BC008抗体注射液项目临床试验持续推进,截至2024年底,单抗注射液项目即将完成I期临床试验,BC007、BC008I期临床试验进行中。研发管线的不断推进有望丰富公司生物药产品管线,在肿瘤治疗领域形成有效治疗组合。  白帆生物加大商务力度,推进ADC等生产项目的导入,积极布局多领域前沿项目,完善CDMO阶段的研发体系和生产及质量体系等各个领域的布局,重整管理架构,优化运营流程,深化降本增效。2024年实现3个突破,完成了15个项目导入,首个BLA项目启动、首个海外项目启动、首个ADC项目启动,被临港新片区授予——抗体药物智能化定制生产智能工厂。  盈利预测及投资建议  公司未来一线品种打开院内空白市场,二、三线品种快速成长,有较大提升空间,生物制药板块有望进一步减亏,持续稳定增长具有坚实的基础。预计公司2025-2027年营业收入分别为23.08/24.30/25.60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4.71/5.19/5.72亿元,当前股价对应PE分别为18/16/15倍,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  渠道推广不及预期风险;药品研发失败风险。 

  云图控股 

  云图控股跟踪点评—产业链配套持续完善,磷复肥龙头腾飞在即 

  云图控股) href=/002539/>云图控股(002539)通过多年布局,正逐步实现上游资源完全配套,下游复合肥市场市占率持续提升的经营景气向上阶段。我们预计公司2025-2027年有望实现归母净利润9.17/13.00/16.07亿元,参考复合肥(中信)指数对应2025年14xPE,给予公司2025年14xPE,维持目标价11元及“买入”评级。 

  京北方 

  点评报告:携手国富量子,共同拓展稳定币生态 

  事件:近日,公司与国富量子创新有限公司正式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凭借各自在资本市场和金融科技领域的资源禀赋,聚焦虚拟资产及数字货币业务展开深度合作,共同推动金融场景和金融科技的融合创新发展。  携手国富量子,拓展稳定币生态  国富量子创新有限公司是一家立足香港、背靠大湾区、面向国际的跨境跨界金融科技投资平台,在香港联交所主板上市。2024年7月,公司“针对1号牌的VA升级申请”获得香港证监会批准,可向专业投资者提供虚拟资产交易服务。国富量子超前布局稳定币生态,通过早期投资成为圆币科技的创始股东。基于全牌照的金融业务资质的强大协同效应,国富量子在数字资产方面的布局已覆盖“稳定币发行一合规交易—托管/银行服务—专业资管(主动管理+基金投资)—应用生态(RWA、加速器)—底层资产配置”的完整数字资产价值链。  香港是稳定币生态的试验地,公司以中国香港为桥头堡进军海外金融科技和金融创新领域,京北方) href=/002987/>京北方(002987)与国富量子将携手共进,共同参与稳定币生态建设。  正式启动出海战略,迈向全球金融科技广阔蓝海  本次协议签署标志京北方正式启动出海战略,借政策东风,以中国香港为跳板,稳步迈向全球金融科技和数字化转型的广阔蓝海。战略合作将围绕IT应用创新、虚拟资产及稳定币生态圈合作创新、金融业务创新三个层面展开。  双方将携手拓展生态圈的多元合作,包括稳定币监管机构、稳定币发行方、虚拟资产及数字货币交易所、资产托管机构、稳定币生态圈商户等,以IT技术及产品切入生态圈各个领域,与各类主体沟通业务合作创新。  在金融业务层面:探索联合开展香港及海外地区金融业务产品及场景创新、业务运营模式创新的可行性方案,推动普惠金融、跨境支付、供应链金融、证券代币化、虚拟资产上链交易等领域的金融业务创新应用落地,从而助力实体经济发展。  京北方是国内领先的金融科技综合服务商,在数字人民币国家战略加速落地和AI技术深度赋能金融行业的双重驱动下,公司业务增长有望加速。出海战略正式启动,公司业务天花板进一步打开。  盈利预测与估值  预计公司2025-2027年营业收入51.47/56.85/62.91亿元,同比增长11.01%/10.46%/10.67%;归母净利润为3.63/4.16/4.72亿元,同比增长16.34%/14.63%/13.54%,2025年盈利预测对应PE为45,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  AI大模型落地不及预期、信创推进不及预期、市场竞争加剧风险。 

  英科医疗 

  推出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彰显未来发展信心 

  事件:  公司公告2025年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6月20日已向1090名激励对象授予1324.31万股限制性股票,约占公告时总股本的3.94%,授予价格为11.30元/股。公司层面业绩考核目标值为,2026-2029年公司营业收入分别不低于112.60/122.80/132.80/142.80亿元,或归母净利润(剔除股份支付费用后)分别不低于16.80/18.80/22.80/26.80亿元。  点评:  本次授予股票数量、激励人数远高于上一期,有助于调动高管和核心骨干人员积极性,并且指引2027-2029年收入同比增速分别为9.1%/8.1%/7.5%,或净利润增速为11.9%/21.3%/17.5%,彰显公司对未来发展信心。  手套价格逐步企稳,公司在手订单充足。2025年1月以来,受美国关税影响,公司手套销售向欧洲、南美、中东等非美市场切换顺利。二季度公司丁腈手套接单价格已逐步企稳,并保持满产满销,开工率明显高于同行;受5月中美会谈积极影响,近期PVC手套订单量和价格均有所回暖。  海外产能加速推进,构建全球供应体系。截至目前公司手套总产能达870亿只,其中丁腈560亿只、PVC310亿只,去年12月安徽安庆80亿只丁腈产能已顺利投产。为构建覆盖全球主要市场的供应体系,海外工厂建设正加速推进,有望于2025年底投产第一批丁腈产能,成为第一个产能出海的头部企业,有助于突破关税壁垒开拓美国等海外市场。  盈利预测:我们看好公司作为全球一次性手套龙头企业所具备的研发、渠道、成本、产能优势,关税落地将使得行业壁垒进一步提高,未来手套市场份额有望加速向头部集中。根据最新财报调整预测和目标价,预计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3.1/16.4/18.7亿元,对应PE分别为12.0/9.6/8.4x,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海外需求减弱,外贸摩擦风险,盈利与估值判断不及预期 

  孩子王 

  孩子王2025年半年度业绩预告点评—业绩预告超预期,成长性有望持续释放 

  公司半年度业绩预告超预期,母婴主营店回暖带动业绩回升,上半年较多新业务处于起步阶段,往下半年及未来两三年看,我们预计增量贡献将更清晰,成长性有望持续释放。整体来看,公司正处于存量业务稳步修复、增量业务多点开花的扩张阶段,且是“AI+消费”赛道中兼具场景基础与落地能力的稀缺标的,建议重点关注。 

  上汽集团 

  尚界品牌持续推进,海外市场仍是重要增长点 

  核心观点  上半年海外销量同比转正,预计海外市场仍是公司未来大自主重要增长点。在欧盟对公司加征电动汽车反补贴税后,市场认为公司今年出海增长将面临较大压力,对公司出海的预期普遍不高;我们认为海外市场仍然是公司的重要增长点和盈利贡献点,公司凭借丰富的产品矩阵和前瞻布局,在欧洲市场推出多款不受额外关税影响的MG品牌混动车型,成功维持在欧洲市场的销量规模领先地位。从销量上看,公司6月海外及出口销量9.06万辆,同比增长11.5%;上半年海外及出口累计销量49.41万辆,同比增长1.3%;上半年MG品牌在欧洲市场终端交付超15万辆,实现两位数增长,成为欧洲市场中国品牌销冠。  公司整体销量同比六连涨。上汽集团) href=/600104/>上汽集团(600104)6月整体批发销量36.53万辆,同比增长21.6%,环比下降0.2%,2025年连续6个月实现单月销量同比增长;1-6月整体批发销量205.26万辆,同比增长12.4%。据公司公众号,公司上半年终端交付220.7万辆,终端销量较批发销量高出15.4万辆。  改革持续见成效,自主板块销量稳步增长,与华为合作尚界品牌新车型下半年将上市。1季度上汽乘用车销量表现相对较弱,市场担忧自主板块销量受行业竞争加剧冲击而承压;我们认为,随着公司内部改革及自主板块整合持续推进,公司自主板块在产品力、营销、渠道等领域均将实现改进向上,进而促进自主板块实现逆势上扬。从销量上看,上汽乘用车6月批发销量6.31万辆,同比增长15.5%;上汽乘用车1-6月累计销量36.77万辆,同比增长9.8%;据公司公众号,上半年上汽乘用车国内市场销量同比增长54.7%,上汽荣威、MG品牌上半年零售销量合计超44.2万辆,同比增长5%,6月零售销量同比增长超18%。公司6月新能源汽车销量12.07万辆,同比增长29.2%;1-6月新能源汽车累计销量64.63万辆,同比增长40.2%。上汽与华为合作继续推进,6月30日尚界品牌官方微博正式开通,首款车型预计下半年上市,预计华为赋能下公司自主品牌产品力及影响力将有望进一步向上。  合资品牌销量同环比回暖,预计合资品牌不会成为公司盈利负担。市场认为合资品牌燃油车销量下降将会对公司盈利能力形成较大冲击,我们认为现阶段燃油车型仍然能够在国内乘用车市场占据一定份额,据乘联会数据,2025年1-5月国内新能源批发渗透率约为48%,2024年约为45%,2025年新能源渗透率提升幅度有所放缓。另一方面,合资品牌自去年开始积极去库,并在去年年报中全部计提上汽通用减值准备,公司合资品牌包袱也已经大幅减轻。从合资品牌销量看,上汽大众/上汽通用6月销量9.28/4.70万辆,同比增长13.1%/80.6%;上汽大众/上汽通用1-6月累计销量49.21/24.51万辆,同比-3.9%/+8.6%。上汽通用6月终端销量4.87万辆,同比增长7.6%,环比增长17.6%,终端销量较批发销量高出0.2万辆,公司合资品牌销量呈现企稳态势,预计合资品牌将不会成为公司盈利负担。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  预测2025-2027年EPS分别为0.95、1.03、1.15元,维持可比公司25年PE平均估值25倍,目标价23.75元,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公司改革力度低于预期、上汽自主及合资品牌销量低于预期、汽车出口政策变化影响、汽车行业价格战风险。 

  上海医药 

  提质增效持续推进,创新业务驱动成长 

  费用管控良好,提质增效持续推进  2025Q1营业收入707.63亿元(+0.87%),其中:医药工业实现销售收入58.85亿元;医药商业实现销售收入648.78亿元。实现归母净利润13.33亿元(-13.56%),其中:工业板块贡献利润5.32亿元;商业板块贡献利润8.34亿元;主要参股企业贡献利润1.96亿元。实现扣非净利润12.63亿元(-8.10%)。  从盈利能力来看,2025Q1毛利率为10.25%(-1.19pct),归母净利率为1.88%(-0.31pct),扣非净利率为1.79%(-0.17pct)。  费率方面,2025Q1销售费用率为3.90%(-0.79pct),管理费用率为1.87%(-0.11pct),研发费用率为0.70%(-0.01pct),财务费用率为0.53%(-0.00pct)。  医药商业创新业务再创佳绩  公司包括进口总代、创新药服务、CSO、器械大健康在内的多项创新业务保持良好增长。2025Q1公司进口总代业务实现销售收入86亿元,同比增长9.0%。创新药业务实现销售收入125亿元,同比增长达到23.2%。CSO业务持续拓展品类,药品CSO业务收入同比增长9.89%。器械大健康业务实现销售收入109亿元,同比增长6.9%。  医药工业研发创新有序推进  在持续研发投入下,多款产品获批及报产,多个创新药研发以及中药二次开发项目取得积极进展。研发创新方面,公司多个创新药研发管线有序推进:I001(高血压适应症)已提交发补材料,稳步推进药学核查迎检工作。B001视神经脊髓炎谱系疾病(NMOSD)适应症关键性研究完成58例受试者的入组。B007膜性肾病适应症II期临床完成67例受试者入组。B007重症肌无力适应症II期临床完成41例受试者入组。B007天疱疮适应症II期临床完成全部受试者入组。在末线乳腺癌中展现积极信号,准备与CDE开启Pre-III沟通。中药研发方面,大品种二次开发有序推进,瘀血痹、胃复春、养心氏、快胃片、银杏酮酯、八宝丹等品种的循证医学研究取得诸多进展。新品上市方面,2025Q1公司旗下常州制药厂有限公司的熊去氧胆酸胶囊、上海上药信谊药厂有限公司的奥美拉唑碳酸氢钠干混悬剂(Ⅱ)获得生产批文;另有8个产品(13个品规)申报生产。在一致性评价方面,公司新增3个品种(3个品规)通过质量和疗效一致性评价,公司累计已有77个品种(106个品规)过评。  盈利预测及投资建议  我们预计公司2025-2027年营收分别为2903.88/3053.49/3212.44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50.01/54.75/60.42亿元,当前股价对应PE分别为13/12/11倍,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  研发进度不及预期,合作进展不及预期。 

  健康元

  主业转型过渡 投入创新可期 

  盈利预测与估值评级。公司传统主业因集采等因素正进入过渡维稳时期,整体来看,创新转型正在有序推进中,该机构下调25~26 年归母净利润预测为13.20/15.11亿元(原值为15.99/17.64 亿元,分别下调17.5%/14.4%),新增27 年归母净利润预测为16.65 亿元,对应25~27 年EPS 分别为0.72/0.83/0.91 元,对应P/E为15/13/12 倍,考虑到公司在吸入制剂领域的领先地位,核心品种有望放量且后续管线梯队有序,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药品带量采购风险,审批政策风险,原料药价格波动等。 

  台华新材

  差异化竞争优势显著 锦纶龙头强者恒强、 

  盈利预测与投资评级:该机构预测公司2025-2027 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8.55、10.66 和12.88 亿元,同比增速分别为17.8%、24.7%、20.8%,EPS(摊薄)分别为0.96、1.20 和1.45 元/股,按照2025 年6 月30 日收盘价对应的PE 分别为9.51、7.62 和6.31 倍,PE 估值低于可比公司平均。考虑到公司受益于自身产品差异化定位及未来增量产能带来的盈利空间增长,2025-2027 年公司业绩空间有望打开,给予公司“买入”评级。

  风险因素:纺服消费不及预期、原材料价格大幅波动、PA66 切片国产化进程不及预期、产能投放不及预期、国际贸易争端导致的需求萎缩与原料价格高企风险、产品同质化竞争加剧 

编辑: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