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文章正文

22日机构强推买入 6股极度低估

加入日期:2025-7-22 5:52:52

  中财投资网(www.161588.com)2025-7-22 5:52:52讯:

  长城汽车

  中金公司——2Q业绩扎实,车型周期走强

  业绩预览  公司预计2Q25盈利同比增长19%  公司公布业绩快报:1H25收入923亿元,同比+1.0%;归母净利润63.4亿元,同比-10.2%。对应2Q25收入523.5亿元,同环比+7.8%/+30.8%;归母净利润45.9亿元,同环比+19.2%/+162.3%。业绩符合我们预期。  关注要点  2Q总量出口改善,结构彰显转型成效。1H25公司实现57万辆销量,同比+2%;其中2Q25同环比+10%/+22%改善明显,实现31万辆销量,分品牌看,哈弗/WEY新车型发力,实现18/2万辆销量,同比+25%/106%,坦克维持稳定,销量6万辆同比-8%,降幅有所收窄。月度量质边际改善,6月销量实现同环比+13%/8%,其中哈弗和WEY品牌同比+31%/+247%。海外销量面临独联体地区下滑情况,但多区域进入对冲风险;2Q25总量10.7万辆,同比-2%基本持平,环比实现+17%亮眼增幅。  扣非盈利环比增长,报废税返还增厚利润,超过市场预期。销量增加带动收入利润改善,单车收入实现16.7万元,单车净利实现1.5万元;而利润增速快于收入主要来自于非经损益贡献,其中主要由俄罗斯地区报废税返还构成。报废税返还系当地对符合本地化要求的车企实现先征后返的政策,具有一定持续性,但季度之间存在波动;我们判断伴随去年10月以来报废税基数增长,返还金额或增加,但整体仍保持相对平衡。整体看1H归母净利同比相对稳定,其中2Q扣非净利21.1亿元,同环比-42%/+44%,经营性利润环比改善,我们判断2H利润有望继续发力。费用端公司仍持续投入销售体系,以WEY品牌为核心的直营渠道持续建设,巩固销量增长动能。  2H25公司车型周期依然值得期待,重卡规模化上量后有望贡献增量业绩。展望2H25,我们判断哈弗狗系列、猛龙系列或有新版车型推出,坦克400、500、700新款或搭载高阶智驾辅助系统,WEY高山7上市继续完善高山产品谱系,同时基于WEY和欧拉的新平台的车型有望上市。6月25日,长城G系列混动重卡正式上市,售价53.66万元起,长城混动重卡依托Hi4-G超级智能混动架构打造,结合低风阻造型、轻量化设计、智能滑行等设计,可降低油耗和维保成本,同时长城重卡自研大数据管理平台,有助于提高运营效率。我们认为,新车型上市有望带动公司3Q销量环比延续增长,重卡规模化上量后有望贡献增量利润。  盈利预测与估值  我们维持25E/26E盈利预测和跑赢行业评级,A/H股当前股价分别对应13x/7x25EP/E,我们维持目标价,对应A/H股18x/9x25EP/E,较当前股价有41%/17%的上行空间。  风险  海外销量不及预期,新能源转型不及预期。

  中国神华

  招商证券——首次覆盖报告:煤电化运一体化布局,铸就央企高分红典范

  中国神华) href=/601088/>中国神华(601088)以煤炭业务为核心,积极布局下游电力、铁路、港口、船舶运输和煤化工领域。煤电路港航化的纵向一体化经营模式、优质丰富的煤炭资源、领先的产业技术以及强大的财务管理能力是公司的核心竞争力。我们持续看好公司未来的盈利能力,首次覆盖给予“强烈推荐”投资评级。  煤炭行业增产空间有限,供需转向紧平衡。在供给端,2024年煤炭产量增速放缓,在能源转型大背景下,煤炭企业增产动能不足,同时受资源禀赋限制以及进口煤炭数量回落影响,预计2025年煤炭供给增速将进一步放缓。在需求端,作为支撑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原料,随着经济复苏,用电需求增长,动力煤需求在未来预计也将持续上升。煤炭供需缺口在2024年已收窄至1.1亿吨,供需关系逐步转向紧平衡,对动力煤未来偏强震荡价格走势形成支撑。  煤电化运一体化布局,抵御行业周期性波动。公司立足煤炭、电力生产和销售,以煤炭采掘业务为起点,围绕煤炭积极布局下游电力、铁路、港口、船舶运输及煤制烯烃等业务,逐步构筑“生产—运输—转化”的一体化产业链。其中电厂围绕煤矿、铁路、航运区域布局,超70%自供煤比例有效降低耗煤成本,各板块协同锁定产业链利润,强化企业抗风险能力,熨平业绩周期波动。  资源禀赋优势凸显,高长协保持业绩稳定。公司煤矿资源储量丰富,分布集中,资源保有量和可采储量均居国内前列。截至2024年,公司煤炭资源储量合计344亿吨,可采储量151亿吨。2024年,公司煤炭产量3.27亿吨,自产煤销量3.3亿吨,处行业首位,且煤炭可开采年限长达41年。同时,公司已完成对杭锦能源的收购,大雁矿业收购项目推进中,同时积极推进新矿井勘探和开采,预计未来产能将进一步扩张。同时,公司长协(月度+年度)比例超87%,有效平滑煤炭价格波动,降低经营风险,业绩增长极具韧性。  现金流充裕,铸就央企高分红典范。公司在煤炭、电力、运输等核心业务上的稳定收入和高效运营为公司维持高水平现金流提供了保证,2024年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达933.48亿元。同时24年资产负债率为23.4%,远低于煤炭开采行业平均水平,速动比率2.08,流动比率2.21,均位列行业头部,具有显著的竞争优势。优秀的现金流和财务稳健性使得公司近五年分红比例稳中有升,2024年拟每股派发现金红利2.26元,分红率76.5%,连续四年超70%,预计2025年将继续维持高比例分红,铸就央企高分红典范。  首次覆盖给予“强烈推荐”投资评级。公司以煤炭业务为基石,积极发展电力、运输等多个领域,形成煤电运一体化布局,保障了收入来源的稳固。同时财务管理也表现出色,长期保持较低的债务水平和高效的资本利用率。公司公告称2025年上半年预估实现归母净利润为236亿元至256亿元,我们持续看好公司盈利能力,预计2025-2027年公司主营业务收入有望达到2777.7/3027.2/3374.1亿元,同比-17.9%/+9.0%/+11.5%;归母净利润485.4/501.5/525.2亿元,同比-17.3%/+3.3%/+4.7%,对应EPS2.4/2.5/2.6元/股,对应P/E分别为15.3/14.8/14.2,首次覆盖给予“强烈推荐”投资评级。  风险提示:风险提示:煤炭生产不及预期、经济恢复不及预期、煤炭价格超预期下跌、煤炭进口超预期、市场电价不及预期等。

  中际旭创

  野村东方国际证券——800G占比提升推动Q2业绩超预期

  公司业绩超预期。公司于7月15日盘后发布2025年上半年业绩预告,预计上半年实现归母净利润36亿-44亿元,同比增长52.6%-86.6%;对应2025年二季度营收同比增长49.5%-108.8%,环比增长27.4%-78%。受益于800G产品需求旺盛、硅光子(SiPh)渗透率提升泰国产能扩张加速以及良率提升等因素,公司二季度业绩超预期,实现营收增长和毛利率大幅提升,我们认为这一趋势有望在2025年下半年及2026年持续。  看好800G/1.6T产品放量。我们认为,800G光模块的需求上升周期将比以往周期更长,这得益于头部云服务提供商(CSP)强劲的订单势头(如亚马逊、Meta正大力投资ASIC项目);同时,二线人工智能数据中心/云厂商(如xAI、甲骨文等)的需求也在增长。同时,公司投关活动披露1.6T产品的出货量将从2025年下半年开始加速,我们预计将主要来自英伟达、谷歌等科技领军企业。我们预测,2025-2026年公司800G产品出货量将分别达到700万只和1000万只,1.6T产品出货量将分别达到100万只和220万只。此外,我们认为公司行业领先的硅光子解决方案的渗透率将在2025年下半年至2026年持续加速提升,为利润率进一步扩大提供支撑。  上调盈利预测与目标价。受800G/1.6T光模块及硅光模块产品强劲需求的驱动,我们将2025-2026年营收及归母净利润预期分别上调0.3%-11%和6%-15%,对应每股收益分别上调至8.26/10.43元(原为7.81/9.07元),给予2027年每股预测收益为10.93元。鉴于投资者关注点逐渐向2026年以后业绩转移,我们将估值基准年份调至2026年,并将目标价上调至208.5元(原为150元,基于19倍2025年每股预测收益7.81元),基于2026年预期每股收益10.43元和20倍市盈率(较行业平均24倍有小幅折价,反映公司2026年以后盈利增速或不及行业平均)。维持“增持”评级。  风险提示:贸易摩擦与关税升级;CPO(共封装光学)技术应用早于预期;AI算力投资减速等。

  芒果超媒

  中信证券——芒果超媒跟踪点评—关注综艺创新以及剧集投入,小芒电商IP商业化推进

  公司作为综艺内容龙头公司仍持续推进综艺创新,剧集方面继续加大投入。考虑公司综艺内容地位以及当前对剧集的投入力度,和小芒电商商业化的空间,给予公司2025年30XPE,对应目标价为28元/股,维持“买入”评级。

  杭叉集团

  浙商证券——深度报告:中国叉车龙头价值重塑,无人车、人形机器人打开成长空间

  中国叉车龙头,无人车、人形机器人有望打开成长空间  1)公司为中国叉车龙头,也是智能物流解决方案领军企业。2023年公司叉车全球销量市占率达11%,2024年我国叉车销量中公司市占率达22%。公司积极布局无人叉车、人形智能物流机器人及智能物流系统业务,有望打开空间。  2)2024年公司营收达165亿元,2019-2024年CAGR=13%;归母净利润20.2亿元,2019-2024年CAGR=26%;毛利率、净利率达24%、13.1%。2024年公司国外营收、毛利占比分别为42%、54%。  叉车行业:全球化持续推进,无人化打开空间  1)市场规模:全球机动工业车辆销量从2013年99万台增长至2023年的214万台,CAGR达8.0%。2024年我国叉车总销量128.55万台,同比增长9.5%,2019-2024年CAGR=16%;内销80.50万台,同比增长4.8%,2019-2024年CAGR=12%;外销48.05万台,同比增长18.5%,2019-2024年CAGR=26%。  2)核心逻辑:?全球化:我国叉车出口保持高景气,2025年6月叉车总销量137570台,同比增长23.1%,其中国内销量83892台,同比增长27.3%;出口量53678台,同比增长17.2%。?无人化:无人叉车有望提高仓库空间利用率,实现降本增效。2024年中国无人叉车市场渗透率为1.9%。2023年全球无人叉车销量约30700台,同比增长46%,2019-2023年CAGR=52%。2024年中国无人叉车销量达24500台,同比增长26%,2019-2024年CAGR=55%。  智能物流系统行业:降本提效优势显著,千亿市场前景广阔  目前智能场内物流解决方案全球渗透率约20%。2024年全球智能场内物流解决方案市场规模达4711亿元,预计2029年将达8000亿元,2024-2029年CAGR=11%。2024年中国智能场内物流解决方案市场规模达1013亿元,预计2029年将达2010亿元,2024-2029年CAGR=15%。  杭叉集团) href=/603298/>杭叉集团(603298):中国叉车龙头受益无人车、机器人,控股子公司拟收购浙江国自机器人  1、无人车:公司无人叉车收入高速增长,无人化有望打开叉车业务成长空间。2024年前三季度公司AGV业务营收同比增长达80%以上。  2、人形机器人:公司积极研发人形智能物流机器人,未来应用前景广阔。  3、智能物流系统:据公司2024年年报,公司智能物流解决方案合同金额首次突破10亿元,成功中标快消品、零售、汽车、轮胎等全球顶级公司项目订单。  4、控股子公司拟收购国自机器人:7月7日晚公司公告,杭叉集团控股子公司杭叉智能拟以增资扩股方式收购浙江国自机器人99.23%股份。浙江国自机器人是我国移动机器人领先企业,2024年营收3.34亿元,归母净利润6636万元。浙江国自机器人2025年、2026年、2027年拟实现净利润承诺数为1292万、2601万、4815万元。  盈利预测与估值:不考虑浙江国自机器人并购,预计公司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为22.2亿、25.6亿、30.1亿元,同比增长10%、15%、18%(2025-2027年CAGR为16%),7月18日收盘价对应PE为13、11、10倍。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国内制造业恢复不及预期;海外贸易摩擦风险;新业务进展不及预期。

  鹏鼎控股

  中银证券——成本管控&制程改善,AI端云蓄势待发

  公司发布2025年半年度业绩预告,根据业绩预告及月度营收披露,2025年上半年公司有效降本同时稳步推进产品结构优化,上半年营收利润取得增长,维持买入评级。  支撑评级的要点  有效降本叠加产品结构优化,公司2025年上半年营收利润稳步成长。公司预计2025年上半年实现营收163.75亿元,同比+24.74%,预计实现归母净利润11.98-12.60亿元,同比+52.79%-60.62%,预计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11.05-11.61亿元,同比+46.12%-53.61%。单季度来看,公司预计25Q2实现营收82.88亿元,同比+28.70%/环比+2.49%,预计实现归母净利润中值7.41亿元,同比+158.19%/环比+51.84%,预计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中值6.55亿元,同比+159.92%/环比+37.03%。2025上半年,公司持续进行成本管控、制程改善、强化自动化生产,降低生产成本,伴随产品结构变化,产能利用率提升,新产品线良率稳步提升,同步助推公司利润成长。  iPhone618手机热销,公司消电基本盘持续稳健。根据CounterpointResearch发布数据显示,2025年5月,苹果iPhone在中国市场重回销量榜首,全球范围内4月与5月的销量同比增长15%。同时,伴随618和国补,苹果大幅降价,从各平台的销售数据来看,iPhone在天猫618主会场、全国补贴榜、百亿补贴榜等多个榜单中都稳居首位。这轮力度较大的价格下调,助力上市未满一年的iPhone16系列销量回暖。  AI“端”“云”,齐头并进。当前AI服务器与终端产品的发展呈现出深度协同、双向驱动的演进格局,两者共同构成“云-边-端”智能体系的支柱。公司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显示,2025Q1,公司汽车及服务器用板营收同比增长81.3%,仍呈快速增长趋势。公司持续与服务器终端客户展开积极合作,目前主流客户也在加快推进相关工作。同时,泰国园区第一期项目已建成,正在进行客户认证及打样阶段,预计下半年小批量投产。  估值  考虑公司上年业绩同比增长显著,经营持续向好,AI产业链布局有望深度协同,双向驱动。我们调整盈利预测,预计公司2025/2026/2027年分别实现收入411.55/501.93/591.50亿元,实现归母净利润分别为45.39/57.90/67.83亿元,对应2025-2027年PE分别为24.2/19.0/16.2倍,维持买入评级。  评级面临的主要风险  下游景气不及预期、AI需求不及预期、PCB行业竞争加剧、贸易纠纷程度加剧。

编辑: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