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财投资网(www.161588.com)2025-7-22 5:47:29讯:
龙源电力
存量焕新夯实基本盘,增量进击开启新增长
全球龙头地位与战略聚焦巩固领航优势:作为国家能源集团旗下新能源领军企业,公司凭借先发优势与深厚技术积淀构筑行业壁垒。公司深耕风电领域三十余年,率先布局优质风资源区,以及海上、低风速等高难度场景,自2015年稳居全球风电装机第一。2024年公司电源结构战略性调整,完成火电资产清零,聚焦新能源主业发展,获得集团资产注入203万千瓦,总装机量达到4114万千瓦财务方面,公司费率稳定,叠加资结构不断优化,通过存量贷款置换压降资金成本,使其保持行业优势;25-27年中长期分红规划延续30%比例,提升投资者长期回报;24年资本开支同比增长42%,继续保持对新能源项目的投资建设,公司预计2025年新开工550万千瓦、投产500万千瓦新能源项目。 价值竞争与市场化改革重塑行业格局:经过十余年技术迭代驱动的成本下降周期,光伏组件、风电设备等关键产品降本空间逐渐收窄,在产业政策和市场机制双重作用下,行业发展逻辑从爆发增长的内卷式竞争,迈入以技术创新驱动、质量效益优先的高质量发展新周期。随着新能源全面入市政策出台,短期看,行业运营端面临电价下行与电量消纳瓶颈,加速淘汰低效能和行业洗牌;长期看,行业发展将以市场最优分配为导向,以合理收益空间为核心,通过输配电网通道的建设(完善终端用电支线行业以及电力远距离运输问题)、电力市场机制持续改革(发电侧各类电源合理承担功能与分配利益)、调控碳排放和可再生能源消纳权重等方式,构建新型电力系统以达到能源替换的目标。 资源整合与高效运营驱动核心优势协同优化:凭借规模化装机、高效运营及高价值区域布局等核心优势,实现稳健发展并巩固领先地位。公司资源获取与整合能力突出,2024年新增超14GW开发指标,完成首批203万千瓦集团资产注入。在区域布局上,形成以北方资源富集区与东南沿海经济带为核心、西南走廊与高溢价市场为补充的战略体系;东南沿海区域风电机组利用小时数、上网电价及市场占有率协同优化,技术领先与资源竞配能力显著,2024年高电价地区售电占比提升推动收益增长,新能源板块营业收入及利润两项核心指标增幅显著。公司将继续强化东南沿海高电价区域项目的竞争、开发和建设,具备技术研发能力优势,自研监控系统提升运营效率,以多维度优势引领业务高质量发展。 重点领域多点发力拓展规模化改造与增量空间:公司在风电改造升级、新能源大基地及海上风电领域多点发力。在风电改造升级领域,公司宁夏贺兰山项目实现单机容量、总装机规模与发电效率的跨越式提升,同时大幅降低运维成本、增厚利润,且当前公司存量风机投产年限>15年以上的容量约为450万千瓦,未来改造替换空间巨大。在新能源大基地领域,公司拥有多个千万千瓦级大基地项目在建/储备,其中宁夏腾格里大基地配套的“宁湘直流”已于6月29日完成试运行,具备400万千瓦送电能力,对应风光大基地项目的电量、电价具备明确且具有保障性的落地条件。 投资建议:公司作为国家能源集团控股的全球风电企业龙头,于A+H两地上市,凭借三十余年深耕风电领域积累的先发优势与技术构建起行业壁垒,拥有存量及增量优势。我们预计公司2025-2027年实现营业收入357.31、387.85、415.08亿元,实现归母净利润66.27、73.51、79.46亿元,同比增长4.4%、10.9%、8.1%;对应EPS为0.79、0.88、0.95元,对应当前股价PE为20.6、18.6、17.2X,维持“增持”评级。 风险提示:电力需求不及预期风险、市场化电价波动风险、风资源波动与气候风险、政策审批与执行风险、技术迭代与资产效率风险、项目建设与并网延期风险。
宗申动力
航发CA500航空活塞发动机填补国产轻型运动类航空动力空白
7月19日公司发布公众号,宗申航发CA500航空活塞发动机顺利完成适航审查,填补国产轻型运动类航空动力空白。 2025年7月15日,宗申航发自主研发的CA500型航空活塞发动机(以下简称“CA500”),在山河星航AuroraSA60L轻型运动飞机上随机认证末次审查会成功召开,标志着此发动机经过民航局的审批程序后即将获得适航批准。宗申航发CA500即将成为国内首款严格遵循CAAC适用的适航要求和ASTMF2339国际标准、通过“随机审定”模式,获得适航批准的国产航空动力产品。 CA500型航空活塞发动机采用先进材料和功能部件,具有高安全性、高性价比、高效率等综合优势,可满足轻型运动类航空器和限用类无人驾驶航空器等动力需求,综合性能达到同类型航空活塞发动机的国际先进水平。 本次适航审定采用“随机审定”模式。在民航局适航司指导下,民航中南地区管理局牵头,联合民航西南地区管理局、民航成都审定分中心及行业专家组成联合审查组,对发动机本体设计、材料与制造工艺、飞机/发动机匹配特性及适航文件体系开展全要素、全链条、全寿命周期审查。 宗申航发经过多年的自主研发和发展,已形成5个航空活塞发动机平台、20余款航空活塞动力产品谱系,打破了活塞式航空发动机被国外垄断的局面,实现航空活塞发动机自主可控和产业化。产品远销德国、法国、意大利等三十多个国家,并成功取得法国和德国DULV随机适航认证。 投资建议:公司是国内通用动力机械和摩托车发动机龙头企业,基本盘业绩强劲,宗申航发也是国内航空活塞发动机头部企业,受益于军用无人机及低空经济发展,由于2025年公司通机和摩托车发动机业务高速增长,投资联营企业收益提升,上半年公司实现归母净利润4.79-5.64亿元,因此我们上修2025、2026、2027年归母净利润预测分别至10.81、12.85、14.44亿元,对应25.2、21.2、18.9XPE,强烈推荐! 风险提示:低空经济发展不及预期、海外需求低于预期。
巨星科技
持续公告电动工具新订单,看好电动工具业务成长性
事件描述 巨星科技)
href=/002444/>巨星科技(002444)近期持续公告电动工具业务相关进展:1)半年度业绩预告公告依靠跨境电商销售和新产品特别是电动工具产品销售的增加有效提升了毛利率水平,2025年上半年取得归母净利润12.53~13.73亿元,同比增长5%~15%。2)7月11日公告取得电动工具采购确认,预计订单整体采购金额为每年不少于3000万美元。3)7.15公告收购微纳科技股权,增强电动工具控制芯片和交互芯片解决方案能力。4)7.16公告电动工具首次强势进军欧洲电动工具市场,取得来自某欧洲大型零售业公司的订单中标通知,预计采购金额为每年不少于1500万美元。 事件评论 越南产能布局增强公司获取电动工具订单的能力。7月11日公告中,巨星科技取得电动工具采购确认,采购订单特别要求针对美国市场产品的生产和交付地为越南,系公司首个中国以外地区生产交付的电动工具订单。此订单的取得证明公司电动工具产品具备了全球化供应能力,同时说明公司自主建设的越南电动工具生产基地已经具备承接全球大型商超客户订单的能力,技术实力和海外产能量产能力均满足全球大型商超客户订单要求。该订单客户为世界五百强排名靠前的公司,位居公司前五大客户。 收购微纳科技股权,增强电动工具控制芯片和交互芯片解决方案能力。7月15日,公司公告收购海南微纳持有的微纳科技11.6315%股权,紫兴创投持有的1.9608%股权,实控人持有的4.8783%股权。合计转让对价金额5079万元。微纳科技2024年收入1.46亿元,归母净利润863.6万元(剔除转让控股子公司的负投资收益影响);2025M1-4收入3264万元,归母净利润94万元。微纳科技专注于提供面向智能电视、平板电脑、智能汽车的人机交互、智能音频及接口的芯片设计及整体解决方案,其技术基础对公司大力发展电动工具和智能工具的意义越来越重大。本次收购完成后,公司将继续加大对微纳科技和芯片领域的投入,为公司的激光测量、电动工具和智能工具产品打造芯片级核心竞争力。 电动工具首次进入欧洲市场。7月16日,公司公告取得来自某欧洲大型零售业公司的订单中标通知,为部分消费级无绳锂电池电动工具系列和相关零配件未来3年全部的销售和服务,预计订单整体采购金额为每年不少于1500万美元。这是公司2021年大规模开发电动工具产品线以来首次强势进军欧洲电动工具市场。 电动工具持续获取订单,彰显公司在电动工具技术、海外生产能力方面越来越取得客户认可,电动工具订单进入爆发期。预计电动工具订单支持公司未来业绩快速成长。预计公司2025-2027年实现归母净利润27.3/33.65/40.7亿元,对应PE14/11/9倍,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 1、汇率、运费、原材料波动风险; 2、贸易摩擦,关税上行风险; 3、子公司业务开展不及预期风险; 4、电动工具进展不及预期风险。
鹏鼎控股
成本管控&制程改善,AI端云蓄势待发
公司发布2025年半年度业绩预告,根据业绩预告及月度营收披露,2025年上半年公司有效降本同时稳步推进产品结构优化,上半年营收利润取得增长,维持买入评级。 支撑评级的要点 有效降本叠加产品结构优化,公司2025年上半年营收利润稳步成长。公司预计2025年上半年实现营收163.75亿元,同比+24.74%,预计实现归母净利润11.98-12.60亿元,同比+52.79%-60.62%,预计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11.05-11.61亿元,同比+46.12%-53.61%。单季度来看,公司预计25Q2实现营收82.88亿元,同比+28.70%/环比+2.49%,预计实现归母净利润中值7.41亿元,同比+158.19%/环比+51.84%,预计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中值6.55亿元,同比+159.92%/环比+37.03%。2025上半年,公司持续进行成本管控、制程改善、强化自动化生产,降低生产成本,伴随产品结构变化,产能利用率提升,新产品线良率稳步提升,同步助推公司利润成长。 iPhone618手机热销,公司消电基本盘持续稳健。根据CounterpointResearch发布数据显示,2025年5月,苹果iPhone在中国市场重回销量榜首,全球范围内4月与5月的销量同比增长15%。同时,伴随618和国补,苹果大幅降价,从各平台的销售数据来看,iPhone在天猫618主会场、全国补贴榜、百亿补贴榜等多个榜单中都稳居首位。这轮力度较大的价格下调,助力上市未满一年的iPhone16系列销量回暖。 AI“端”“云”,齐头并进。当前AI服务器与终端产品的发展呈现出深度协同、双向驱动的演进格局,两者共同构成“云-边-端”智能体系的支柱。公司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显示,2025Q1,公司汽车及服务器用板营收同比增长81.3%,仍呈快速增长趋势。公司持续与服务器终端客户展开积极合作,目前主流客户也在加快推进相关工作。同时,泰国园区第一期项目已建成,正在进行客户认证及打样阶段,预计下半年小批量投产。 估值 考虑公司上年业绩同比增长显著,经营持续向好,AI产业链布局有望深度协同,双向驱动。我们调整盈利预测,预计公司2025/2026/2027年分别实现收入411.55/501.93/591.50亿元,实现归母净利润分别为45.39/57.90/67.83亿元,对应2025-2027年PE分别为24.2/19.0/16.2倍,维持买入评级。 评级面临的主要风险 下游景气不及预期、AI需求不及预期、PCB行业竞争加剧、贸易纠纷程度加剧。
瑞普生物
动保龙头布局深化,宠物业务突围破局
本报告导读: 瑞普生物)
href=/300119/>瑞普生物(300119)是国内动保行业龙头,畜禽与宠物动保业务多轮驱动。畜禽动保稳中有进,宠物动保产品快速放量,疫苗国产替代持续推进,宠物供应链和医院门店渠道协同强化增长韧性,看好公司中长期成长空间。 投资要点: 投资建议:维持“增持”评级,目标价30元。预测2025-2027年公司EPS分别为1.01/1.16/1.32元。公司畜禽动保稳中有进,宠物动保业务放量驱动增长,疫苗与化药协同发展,渠道整合效果初显。公司在畜禽与宠物双板块均具深度布局,国产替代节奏领先,竞争壁垒持续强化,对应目标价30元。 动保行业空间广阔,宠物动保国产替代加速推进。畜禽动保板块,我国畜禽养殖规模化趋势明显,规模化养殖驱动产品升级与专业化。宠物动保板块,宠物数量增长与消费升级共同驱动,2024年宠物药市场达209.5亿元,预计2029年突破350亿元。当前宠物疫苗外资主导,瑞普猫三联疫苗打破垄断,2025年收入有望翻倍,国产市占率望升至20%以上。 深耕动保近30年,龙头企业地位明确。瑞普生物1998年成立,在兽药、生物制品、原料药等方面全产业链布局,发展为国内动物保健行业的龙头企业。公司营业收入自2015年的7.93亿元增至2024年的30.70亿元,年复合增长率超16%。(1)区域方面:公司畜禽业务覆盖全国,并通过收购中瑞供应链、参股瑞派宠物医院等核心资产,形成覆盖70余城的宠物医疗网络,推动宠物动保产品快速渗透。(2)模式方面:公司畜禽动保业务以大客户直供和政策招采为主;宠物动保则业务强化产品、服务、渠道一体化运营,线上线下)
href=/300959/>线上线下(300959)融合布局持续优化渠道效率。(3)品类方面:禽畜疫苗产品结构持续优化,猫三联疫苗打破外资垄断,宠物产品矩阵日益完善。 明确宠物动保战略主线,强化技术护城河,优化产能布局助力放量。1)战略聚焦宠物动保,公司以宠物健康与诊疗服务为牵引,宠物疫苗药品产品矩阵持续丰富,深化产品渠道服务闭环,构建第二增长曲线。2)技术层面,2024年研发人员占比近12%,布局AI算法建模与mRNA平台,推动产品持续升级。3)产能端,公司建成国际标准兽药智能工厂,并控股中瑞供应链,保障核心品类放量落地。 风险提示。行业政策及市场环境变化风险;国内市场竞争加剧的风险;中瑞华普及核心资产未来盈利存在不确定性风险。
芒果超媒
芒果超媒跟踪点评—关注综艺创新以及剧集投入,小芒电商IP商业化推进
公司作为综艺内容龙头公司仍持续推进综艺创新,剧集方面继续加大投入。考虑公司综艺内容地位以及当前对剧集的投入力度,和小芒电商商业化的空间,给予公司2025年30XPE,对应目标价为28元/股,维持“买入”评级。
新易盛
公司事件点评报告:800G需求爆发驱动业绩高增,技术领先夯实成长动能
事件 新易盛)
href=/300502/>新易盛(300502)发布2025半年度业绩预告:2025年1月1日至2025年6月30日,预计实现归母净利润37亿元-42亿元,同比增长327.68%-385.47%;预计实现扣非后归母净利润36.91亿元-41.91亿元,同比增长326.84%-384.66%。 投资要点 AI算力投资驱动业绩爆发式增长,产品结构优化显著 公司2025年上半年预计实现归母净利润37亿元-42亿元,同比增长327.68%-385.47%;预计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36.91亿元-41.91亿元,同比增长326.84%-384.66%。业绩的显著提升主要得益于人工智能相关算力投资持续增长,产品结构优化,高速率产品需求持续增加。上半年全球人工智能算力基础设施建设持续加码,在AI算力与数据中心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形成支出高峰,拉动高性能光模块产品需求。 泰国产能规模化释放,供应链韧性构筑交付壁垒 新易盛泰国工厂一期自2023年上半年投入运营以来持续高效运转,二期于2025年初正式投产后快速释放产能,重点聚焦1.6T模块量产,目前处在持续扩产阶段。泰国工厂是公司全球化战略的核心环节,根据市场需求持续优化产能规划,建成后预计提升在海外市场的产品交付能力,为北美云厂商AI算力基建需求提供强韧的供应保障。 技术迭代引领行业变革,下一代布局抢占战略高地 公司在光模块技术前沿持续突破,已成功推出业界领先的基于单波200G光器件的800G/1.6T光模块产品,覆盖VCSEL/EML、硅光及薄膜铌酸锂全技术路线。公司800G产品在客户端取得较好进展,2024年下半年逐渐上量,预计2025年将成为公司销售收入中重要的组成部分。1.6T产品进展顺利,将在2025年下半年逐渐起量。公司积极投入下一代技术研发,公司从2017年投资Alpine开始参与硅光的布局,在CPO技术领域也已有布局,当未来CPO形成生态系统时,公司有望在CPO相关产品的竞争中占得一席之地。 盈利预测 预测公司2025-2027年收入分别为221.46、319.13、408.55亿元,EPS分别为8.47、11.99、15.16元,当前股价对应PE分别为22、15、12倍,公司客户和产品结构不断优化,作为高速数通光模块领先厂商,公司盈利能力有望进一步提升,维持“买入”投资评级。 风险提示 宏观经济的风险,产品研发不及预期的风险,行业竞争加剧的风险,下游需求不及预期的风险,AI算力需求不及预期的风险,海外经营的风险。
星源材质
首次覆盖报告:拥抱固态浪潮,积极开拓新曲线
隔膜国产化龙头,积极推进全球化战略。公司20余年深耕隔膜行业,是我国第一家同时拥有干、湿法制备技术并向海外出口的企业。2024年公司隔膜出货市占率17.6%,连续5年位居国内第二。公司管理层行业经验丰富,战略能力强,积极开展全球化布局,瑞典一期已投产,马来西亚20亿平产能预计于2025年中期投产,到2027年总产能将达160亿平方米。公司先后斩获三星、大众等多个隔膜大单,海外市场高盈利特性支撑未来业绩及盈利能力。 拥抱固态浪潮,推出多款固态隔膜产品。政策支持发展,产业选择下固态电池已是大势所趋。2024年公司与中科深蓝汇泽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后者将于25Q3率先落地GWh全固态电池产线;目前公司推出创新刚性骨架隔膜以及多种聚合物电解质隔膜,并已具备氧化物/聚合物固态电解质粉体生产能力。同时,公司与瑞固新材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后者在硫化物固态电解质量产推进领先。 迎接AI时代,收购优质海外资产。数据中心AI时代新引擎,芯片应用扩大。公司持续收购全球半导体设备及零部件龙头Ferrotec,双方致力于在半导体与新能源材料领域加深合作、优势互补。 前瞻卡位电子皮肤。电子皮肤将成为灵巧手技术基石之一,是具身智能产业化落地的破局关键。我们测算人形机器人量产规模达到1/10/100/1000万台时,电子皮肤市场空间将达3/58/716/5150亿元。公司增资杭州慧感,公司掌握柔性感知等核心技术且具有优先供应权限。 投资建议:公司是全球领先的锂电隔膜供应商,现已打通干法、湿法、涂覆全流程生产,布局东南亚、欧洲、北美产能推进出海。依托自身隔膜技术优势,顺应固态趋势积极布局固态电解质膜等产品,同时积极打造新增长曲线,战略卡位半导体&电子皮肤等新质生产力产业,长期空间可期。预计公司2025-2027年营收分别为45/54/68亿元;归母净利分别为4.3/5.4/6.5亿元,EPS0.3、0.4、0.5元/股,对应PE38/30/25x。首次覆盖给予“推荐”评级。
人福医药
创新崛起,未来可期
一类创新药研发进入集中产出期,平台化体系加速成型。人福医药)
href=/600079/>人福医药(600079)加快一类创新药布局,涵盖化药、中药、生物制品三大类型,靶点聚焦肿瘤、镇痛、自身免疫等高价值领域。2024年年报和公告显示,公司共有在研一类新药20项,已有9项进入临床Ⅱ期,其中重组质粒-肝细胞生长因子注射液静息痛适应症进入注册申报阶段,标志创新药迈入产出期。公司已建立以武汉、宜昌为核心的创新药平台体系,覆盖早研、临床与注册环节,平台化能力逐步完善。 创新药兑现可期,估值体系有望重构。创新药的逐步推进预计将推动公司估值体系的重构。当前,公司估值主要依赖于麻醉药等传统业务,而一类创新药板块的潜在价值尚未充分体现在估值中。随着重组质粒-肝细胞生长因子注射液、RFUS-144等产品接近商业化阶段,逐步显现的临床成果和在研管线的潜力将带来更高的市场认可。中期来看,公司积极布局前沿靶点,这些新药的商业化进程和临床价值将逐步反映在公司整体估值中,推动公司估值重构。 投资建议:公司一类创新药布局聚焦肿瘤、镇痛、自身免疫等高临床价值领域,差异化策略明确,研发投入持续加码,平台体系逐步完善。目前已有多个核心管线进入Ⅱ期及注册阶段,创新药板块正进入加速推进与初步兑现期。结合中期产品落地预期与业绩成长空间,预计公司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3.09/25.97/29.13亿元,对应当前股价的PE分别为16/14/12倍,我们给予“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创新药临床失败风险;行业政策风险;产品销售不及预期;核心项目商业化节奏不及预期。
北方稀土
半年度业绩预告点评:供给优化提升经营质量,需求增长带来价格弹性
半年度业绩预告亮眼,二季度稀土产品或量价齐升。市场原本根据二季度氧化镨钕市场价格,稀土磁材相关出口政策调整情况,预计公司二季度经营业绩或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根据公司公布的半年度业绩预告区间9.0-9.6亿元测算,公司二季度实现的单季归母净利润为4.7-5.3亿元,高于一季度的4.3亿元,我们认为主要是由于稀土在下游需求推动下,供给端偏紧带来公司产品量价齐升,业绩环比改善。 创新驱动提升经营效率,市场导向优化产品结构。从公司内部生产经营角度来看,一方面公司自今年起推动所属冶炼分离企业产线联动及工艺升级,通过集团内部对标,实现技术指标、工艺与能耗向最优子公司看齐,并通过工艺与原料端强化科研攻关与加速科研成果转化,大幅降低焙烧、灼烧、金属电解等工序能耗,显著提升产线运行效率。另一方面,公司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推行新品种稀土产品研产销一体化机制,从供给端满足下游特殊化、定制化高附加值产品市场需求变化,并通过深化营销模式创新,加速推进磁材产能建设与技术升级,全力保障稀土产品供应。 产业并购重组疾步推进,行业供给格局持续优化。从稀土产业链来看,公司通过并购重组延链补链强链,将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上下游协同联动发展优势,持续加强对两大稀土集团外的冶炼分离企业整合,全面巩固稀土产品的规模优势与龙头地位,公司对稀土产品价格掌控力和市场影响力明显提升。 新兴领域需求竞相涌现,内外磁材整体需求无忧。从稀土与磁材下游需求来看,当前低空经济等磁材新兴应用领域蓬勃发展,尤其是具身智能的大规模产业化建设,带来高端永磁材料需求的显著增长。另一方面,新能源汽车领域作为永磁电机的主要需求领域,随着商务部加快审批稀土磁材相关企业出口申请,公司产品的下游需求空间有望进一步打开。此外,海上风电等下游领域技术路线选择与固化,带来磁材需求的明显增长,稀土产品价格在下游各领域旺盛的需求推动下有望持续上涨。 我们根据当前稀土价格及供需情况,调整并新增2027年EPS预测分别为0.83、1.05、1.18元(原预测2025-26年EPS为1.00、1.19元),根据可比公司2025年PE估值水平,给予公司46X估值,对应目标价38.18元,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 稀土产品价格波动、关税政策变化、下游需求不及预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