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财投资网(www.161588.com)2025-7-2 18:18:21讯:
(原标题:股价大幅飙升,上海洗霸固态电池概念成色几何?扣非加权ROE创历史新低,控股股东拟大举减持)
今年以来固态电池产业化进度不断推进,相关概念股涨势凶猛。截至7月1日,金龙羽、信宇人、科恒股份、上海洗霸等4只概念股股价翻倍。这几只翻倍股的固态电池含量到底几何? 从2024年年报来看,上述4家公司均提及了固态电池,其中上海洗霸提及次数最多,固态电池提及次数40次,固态关键词提及超过60次。如此高频提及固态电池后,在2月底公布的异动公告中,上海洗霸却又称公司固态电池相关业务暂未形成长期稳定收入,且相关投入较小。 一边是年报中逾60次提及固态电池相关业务,看似大力布局;另一边却表示对该业务投入较少,这是否是误导性称述、乃至涉及信息披露违规?更加值得一提的是,近期上海洗霸发布公告称,控股股东及其一致行动人拟减持不超526.43万股,占比3%。有投资者质疑称,上海洗霸是否在借固态电池概念割韭菜? 上海洗霸年报高频提及固态电池 据2024年年报披露,上海洗霸全年提及“固态电池”及相关技术术语逾60次,高调宣称公司针对固态电解质(氧化物、卤化物、硫化物)、新型硅碳负极材料市场情况进行了深入广泛调研,在针对市场和客户需求深刻理解的基础上,以前瞻性独创技术为载体,研发、制备出先进的固态电池电解质、新型硅碳负极等电池材料,有效解决了相关领域的部分核心难题;同时宣称公司2025 年年初在固态电池先进材料领域已取得新的突破。 然而,令人难以想象的是,与年报大篇幅和取得的成绩相比,上海洗霸在固态电池上实际的投入却较少。公司在2月底的异常波动公告中称,基于产品迭代及市场发展的不确定性,目前相关投入相对较少,相关送样样品的检测、匹配结果和应用前景也具有较大不确定性。公司同时指出,固态电池相关业务暂未形成长期稳定收入,对公司整体业绩暂不构成影响。 这种前后反差的表述令人疑窦丛生。上海洗霸在固态电池上的研发投入较少也能从年报中得到佐证。根据财报,2021年至2024年公司研发投入分别为3586.79万元、3735.47万元、3826.82万元和4524.63万元,增长并不明显。 在业内人士看来,上海洗霸2024年年报中关于固态电池高频次的描述,与公司在2月底的异动公告中的表述,存在明显的背离,或涉嫌误导性陈述,乃至信息披露违规。事实上,此前公司就因为固态电池业务出现过信息披露问题。 在2024年年报中上海洗霸称,公司于2023年1月28日在公众号发文披露试产的锂离子电池固态电解质粉体先进材料相关产品进展。信息发布后公司股价连续三天涨停,公司于1月31日发布异动公告、2月1日发布风险提示公告,说明上述产品实际情况,提示对公司业绩不构成影响,以及可能面临的技术迭代、环境变化等风险。由于对相关内容的风险提示不充分,可能对投资者产生误导。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监管部于2023年3月3日对公司和董事会秘书给予口头警示。 控股股东大举减持 在上海洗霸年报高频“画饼”的背景下,公司俨然成为固态电池的新星。今年以来公司股价频频暴涨,昨天(7月1日)更是再度创出历史新高,年内累计涨幅接近104%。 就在股价不断攀升之际,上海洗霸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王炜及其一致行动人于6月24日宣布计划减持最高3%股份(526.43万股),套现估值超2亿元。这一举动引发市场对其意图的进一步质疑,认为是在借固态电池概念“割韭菜”。 另外值得注意的是,一致行动人“左手倒右手”也令人生疑。数据显示,控股股东王炜自2022年以来多次通过大宗交易向旗下私募基金(如添橙添利五号)内部转让股份,声称“不涉及市场减持”。 业绩连年下滑 与此同时,上海洗霸的业绩表现也不容乐观。2023—2024年,公司扣非净利润连续下滑,从2022年的4072.84万元降至2024年的1418.63万元,2023年、2024年扣非净利同比降幅分别达到17.68%、57.69%,今年一季度扣非净利再度同比暴跌51.78%。 公司的盈利能力、盈利质量也全线下降。2024年公司扣非加权净资产收益率仅为1.51%,创历史同期最低;公司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也连年下降,2024年仅为3069.13万元,同比大幅下降;公司资产负债率也大幅上升,2024年达到35.01%,为历史同期最高。 综上所述,上海洗霸在固态电池业务上的表现充满疑云,高频提及与低投入形成鲜明对比,股东减持与股价上涨同步进行,业绩持续下滑与业务不确定性交织。在市场与监管的审视下,公司的固态电池“画饼”能否实现,仍待观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