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财投资网(www.161588.com)2025-4-25 6:16:48讯:
中兴通讯
2025年一季报点评:盈利能力因收入结构变化承压,第二曲线加速成长
事件:2025年4月22日,中兴通讯发布2025年一季报,公司实现营业收入329.68亿元,同比增长7.8%;归母净利润24.53亿元,同比下降10.5%;扣非归母净利润19.57亿元,同比下降26.1%。 营收稳健增长,第二曲线业务加速成长。 公司25Q1收入增长7.8%,第二曲线业务占比超35%,包括智算服务器、AI终端等新兴板块,成为收入增长核心引擎。公司近年持续推进的从全连接向连接+算力的战略升级,初见成效。1)政企业务:营收同比翻倍,占比超20%,相比2024年全年占比15%提升5pct以上,服务器及存储营收快速增长。其中在智算服务器方面与头部厂商合作,智算服务器订单占比超60%,覆盖互联网、运营商及行业客户。2)消费者业务:公司手机产品营收保持增长态势,云电脑产品销售加速。3)运营商网络业务:考虑三大运营商25年资本开支指引下降且传统网络占比下降,我们判断公司25Q1运营商网络业务收入承压。公司通过持续技术创新保持无线、有线主要产品市场地位领先,巩固国内运营商基本盘同时,持续提升海外运营商市场占有率。 业务结构变化致盈利能力承压,费用管控成效凸显。 公司销售毛利率34.3%,同比下降7.8pct,主因收入结构变化,毛利率较低的政企业务增速较快拉公司整体毛利率;净利率7.5%,同比下降1.6pct,销售/管理/研发/财务费用率同比提升0.3pct/下降0.9pct/下降2.8pct/下降0.8pct,费用管控成效凸显,一定程度上对冲毛利率的下降,净利率下降幅度有限。 大力拓展智算、AI终端等业务,AI融合引领创新。 公司充分把握国内头部互联网公司、运营商、行业公司等加大算力投资的机遇,深化市场拓展,扩大合作规模。智算一体机方面全面支持DeepSeek系列模型,在电信、电力、政务等多个行业落地。在终端领域,公司积极推动AI端侧应用,强化AI手机和AI家庭布局。面向个人、公司发布努比亚Flip2,全尺寸内嵌DeepSeek大模型,面向海外推出nubiaNeo3系列游戏手机;面向家庭,提供AI家庭网络、AI家庭算力、AI家庭智能屏以及AI家庭机器人“四大件”,推动家庭智能化升级。 投资建议: 考虑公司业务结构变化导致毛利率承压,我们预计公司25-27年归母净利润86/88/90亿元,对应PE为18/17/17倍。展望未来,公司传统通信网络领域保持领先竞争力;服务器需求增长背景下,公司凭借技术(具备自研CPU能力等)和市场优势有望获取更高份额,且公司手机保持增长态势,看好第二曲线发力。维持“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新产品拓展不及预期、行业竞争加剧等。
光环新网
一季报受亚马逊资产到期处置影响,核心区域资源优势突出
24年业绩平稳,25年一季度受亚马逊资产到期处置影响
公司发布24年年报及25年一季报,24年实现营业收入72.81亿元,同比减少7%,归母净利润3.81亿元,同比减少2%。
25年一季报实现营业收入18.31亿元,同比减少7%,归母净利润6917万元,同比减少58%,业绩下滑主要原因是:1)24年数据中心供给增加,导致IDC租赁价格下降,同时部分客户退租影响,1Q25的IDC收入5.21亿元,同比减少4%。2)亚马逊云服务的特定经营性资产到期处置,亚马逊云服务收益减少6309万元,导致一季度云计算收入12.53亿元,同比减少11%。预计25年全年亚马逊云科技服务收益将减少1亿元。
分业务表现稳定
24年分业务看:1)IDC及增值服务收入20.89亿元,同比减少6%,毛利率34.4%,同比下降1.35pct。2)云计算及相关服务收入51.02亿元,同比减少8%,毛利率9%,同比提升1.14pct。
IDC储备丰富,规划总量为已达产的3.9倍
公司在京津冀、长三角及中西部地区开展互联网数据中心业务,并进一步拓展业务半径,在内蒙古地区投资建设和林格尔智算中心项目和呼和浩特算力基地。2025年4月公司进一步释放在天津宝坻地区的资源储备,正式启动天津宝坻三期项目建设工作。按照单机柜4.4KW 统计,公司在全国范围内规划机柜规模已超过23万个,截至目前已投产机柜超过5.9万个。
算力租赁规模超4000P
2023年公司以北京亦庄地区的自有数据中心资源,正式向行业客户推出高性能算力业务。2024年进一步扩展算力业务范围,在天津赞普云计算中心部署了可供客户使用的推理场景算力资源。截至目前,公司算力业务规模已超过4000P,同时公司将在海南和马来西亚地区进一步拓展智算中心。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
由于公司云业务受亚马逊资产到期处置影响,下调预测,预计公司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3.67亿元、4.57亿元、5.51亿元(原预测2025-2026年分别为6.53亿元、8.37亿元)。基于公司IDC业务机架逐步达产,上架率有望逐步提高,同时AI算力需求正从训练逐步转向推理,公司拥有核心区域资源、未来有望受益,维持“增持”评级。
风险提示
产业政策趋严可能带来的运营风险;行业竞争加剧导致的风险;运营成本增加带来的风险;算力租赁可能带来的经营风险
派林生物
采浆快速增长,产能瓶颈陆续解除
派斯菲科二期产能扩增停产影响短期业绩,目前新产能已投入运营。公司发布2024年报及2025年一季报:(1)2024年公司实现收入26.6亿元(+14%,以下均为同比口径)、归母净利润7.5亿元(+21.8%)、扣非归母净利润6.8亿元(+21%),业绩符合预期。(2)2025年一季度,公司实现收入3.8亿元(-14%)、归母净利润0.9亿元(-27%)、扣非归母净利润0.8亿元(-29%),增长下滑主要系派斯菲科二期产能扩增停产导致产品供应量同比下降所致,目前新产能已顺利投产,我们预计后续业绩将恢复良好增长态势。 新浆站陆续运营驱动采浆量快速增长,产能瓶颈解除后公司中长期业绩前景向好。根据公司年报披露,目前公司拥有38个单采浆站,其中广东双林19个(17个在营、2个待验收)、派斯菲科19个(均已投入运营),2024年实现采浆量超1400吨、2025年预计将超过1600吨。在产能拓展方面,派斯菲科已于2025年春节前后停产完成二期产能扩增,年产能提升至1600吨并已顺利投产;广东双林二期产能扩增将于2025年中进行投产,年产能将提升至1500吨,公司年产能合计将超过3000吨。我们认为,随着公司解决产能瓶颈以应对快速增长的采浆规模,公司中长期业绩增长前景有望得到有力支撑。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由于短期产能扩增停产影响了投浆以及产品供应节奏,我们将公司2025/2026年收入预测分别下调至33.8亿/38.0亿元(原为34.7亿/41.8亿元),将同期归母净利润预测分别下调至8.9亿/10.2亿元(原为9亿/10.8亿元),并新增2027年收入/归母净利润预测分别约42.8亿/11.6亿元,我们继续采用24倍的2025年预测市盈率进行估值,基于2025年预测每股收益1.21元(原为1.23元),下调目标价至29.13元/股(原为30元),隐含32.4%的上行空间,维持“增持”评级。 风险提示。新浆站采浆爬坡不及预期;新浆站拓展不及预期;新产能投产节奏不达预期;医保控费;市场竞争加剧。
国际医学
2024年报及2025年一季报点评:核心业务稳健运行,深耕精细化管理
事件:2024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48.15亿元(+4.28%,同比+4.28%,下同);归母净利润-2.54亿元(+31.01%),扣非归母净利润-2.87亿元(+42.50%),亏损有所收窄。单季度来看,2024年Q4,公司实现营收12.09亿元(-5.1%),归母净利润-0.42亿元(+71.23%),扣非归母净利润为-0.67亿元(+54.90%)。2025年Q1,公司实现营收9.97亿元(-14.99%),归母净利润-1.06亿元(-1.37%),扣非归母净利润为-1.20亿元(-33.27%),业绩有所承压,主要系政策影响下次均费用下滑。 业务规模稳步提升,核心院区稳扎稳打: 2024年公司门急诊服务总量达257.27万人次,同比增长7.70%;住院服务量20.57万人次,同比增长10.73%,公司业务规模稳健扩张。分院区来看,2024年,西安高新医院门急诊服务量达115.45万人次(+0.3%),住院服务量6.6万人次(+1.8%),关键医疗质量指标稳步提升,实现收入15.25亿元(+2.68%),净利润0.85亿元(+21.63%),净利率为5.6%。国际医学(000516)中心医院业务规模再创新高,2024年,中心医院(含北院区)门急诊服务量达141.82万人次(+18.88%),住院服务量13.97万人次(+15.32%),体检服务量7.98万人次(+20.95%),服务体系持续升级,学术影响力不断提升,2024年实现营收32.74亿元(+7.60%),净利润亏损1.65亿元,亏损幅度缩窄36.67%。 综合医疗服务与特色专科并进,经营质量不断改善。公司重点培育中西医结合诊疗、高端健康管理、智慧中医养生等特色项目,延伸发展VIP健康管理、特需门诊、医美、口腔等差异化业务。公司辅助生殖医学项目具备每年4万例IVF周期运行能力,有望成为国内规模最大的生殖医学中心之一。此外,公司正在建设的质子治疗中心项目,将为公司在肿瘤治疗领域带来长期的竞争优势和技术壁垒。公司深入落实国家DRG付费改革政策要求,全面推进DRG精细化管理进程,构建“控费、降本、提质、增效”的管理体系,通过病种结构优化、日间手术推广等,实现成本降低与效益提升的良性循环,通过线上线下)
href=/300959/>线上线下(300959)结合提升患者满意度和就医体验。2024年,公司销售费用率为0.76%(-0.14pct,同比下滑0.14个百分点,下同),管理费用率为11.22%(-2.38pct),财务费用率为3.60%(-1.06pct),提质增效效果明显。 盈利预测与投资评级:考虑到客观环境及政策对公司业务的影响,我们将2025-2026年公司的营业收入预测由72.30/84.63亿元下调至48.23/55.33亿元,2027年预计为61.47亿元,当前市值对应的PS估值分别为2.4/2.1/1.9倍。公司当前仍处于业绩爬坡成长阶段,随着核心医院床位稳步爬坡,估值将会逐步消化,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床位爬坡或不及预期、医院盈利提升或不及预期、核心医生流失、政策不确定性等风险。
建投能源
煤价利好释放,多能互补驱动高增
建投能源)
href=/000600/>建投能源(000600)公布业绩:2024年实现营收235.17亿元(yoy+20%),归母净利5.31亿元(yoy+182%),扣非净利3.99亿元(yoy+5401%),均和业绩快报一致。公司预告1Q25归母净利4.47亿元(yoy+77%),高于华泰预测区间(2.85~3.15亿元),得益于煤价和资金成本下降。电量增长与煤价下降抬升火电盈利能力,煤电装机规模有望持续扩大,多能互补完善资产结构。公司2024年拟派息0.13元/股,占当期可供分配利润比例94%;公司2025-26年计划派息不低于当期可供分配利润的50%。维持“增持”评级。 电量增长与煤价下降抬升火电盈利能力 2024年公司控股发电量yoy+28%至504亿千瓦时,得益于装机容量增长(yoy+19%)和利用小时数提升(yoy+2%)。2024年公司平均结算电价yoy-2.8%至388元/兆瓦时(不含税),主要是装机结构变化影响。2024年公司火电电量毛利率yoy+3.5pp至21.3%,得益于电量增长与标煤单价yoy-10%。1Q25公司发电量yoy-7%至130亿千瓦时;考虑到下游需求变化和煤价下行,我们预计2025年火电电量毛利yoy+7%、毛利率yoy+3pp。 控参股电厂增量充足,煤电装机规模有望持续扩大 2024年末公司煤电控股装机1,177万千瓦、对应权益774万千瓦,参股装机1,251万千瓦、对应权益384万千瓦;公司控股在建煤电合计202万千瓦,有望于2026年投产;公司参股的在建与拟建煤电合计466万千瓦,有望为公司贡献增量投资收益。 火电+新能源协同开发,多能互补完善资产结构 公司采取煤电/热力+新能源的协同开发路径,2024年末公司已投运新能源装机45.71万千瓦,在建项目60万千瓦,备案及储备项目216万千瓦;随着在建项目陆续投产,新能源发电收入有望持续快速增长。公司液态压缩空气储能中试项目和用户侧储能项目已投运,临城抽蓄项目已取得国家纳规批复。公司通过多能互补方式逐步完善电力资产结构。 上调盈利预测和目标价 考虑到标煤单价的下调,我们将公司2025-26年归母净利上调21%/22%至8.64/9.93亿元、预计2027年为10.15亿元,对应BPS为6.12/6.46/6.78元。一致预期下可比公司2025年PB均值1.2x,公司盈利能力修复,给予公司2025年1.2xPB,目标价7.34元(前值6.41元,基于2025年1.1xPB)。 风险提示:煤价涨幅超预期、利用小时数下滑、在建项目进度不及预期。
长安汽车
2024年年报点评:新能源与出海驱动增长,智能化布局稳步推进
1、营收创新高,销量稳健增长 2024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597.33亿元,同比增长5.58%,创历史新高。全年实现汽车销量268.4万辆,同比增长5.1%,创近七年新高,连续五年实现同比正增长。 2、盈利阶段承压,研发投入加大 2024年,公司整体毛利率为14.94%,同比下滑3.42pct,主要受新能源业务投入期及燃油车市场调整影响。2025Q4业绩改善明显,归母净利润达37.42亿元。公司持续加大研发投入,全年研发投入达101.59亿元,占营收比例提升至6.36%。 3、新能源销量高速增长,品牌矩阵发力 公司新能源“香格里拉”计划纵深推进,全年新能源汽车销量达73.5万辆,同比增长52.8%,增速跑赢行业。深蓝汽车销量达21.8万辆,亏损大幅收窄,有望在2025年实现全年盈利。2024年,阿维塔销量达5.9万辆,同比增长132%,品牌向上势头良好。长安启源自发布以来累计销量突破15万辆,产品矩阵将在2025年快速丰富上量。 4、海外业务表现亮眼,成为重要增长极 全球化“海纳百川”计划驶入快车道,全年出口销量53.6万辆,同比增长49.6%。海外营业收入324.26亿元,同比增长57.90%。海外业务盈利能力强劲,毛利率26.20%,同比提升1.45pct,成为公司业绩的重要支撑。 5、智能化加速落地,技术实力持续夯实 智能化“北斗天枢”计划取得新成效,SDA天枢架构、天枢大模型、天枢智驾等核心技术实现量产搭载。公司坚持自研与合作双线并举,与华为深化战略合作,阿维塔入股引望智能,深蓝部分车型搭载华为智驾方案,智能化竞争力持续提升。此外,公司获批全国首批L3级智能网联汽车试点单位。 投资建议 公司新能源和智能化转型稳步推进,海外业务表现亮眼。基于此,我们调整2025、2026年盈利预测、新增2027年盈利预测,预计2025-2027年营收为1902.74、2138.49、2363.03亿元(原2025、2026年为2270、2570亿元),归母净利润为82.22、102.04、120.47亿元(原2025、2026年为130、142亿元),EPS为0.83、1.03、1.22元(原2025、2026年为1.31、1.43元)。2025年4月23日收盘价12.42元,对应2025-2027年PE为14.98、12.07、10.22倍,维持“增持”评级。 风险提示 竞争加剧超预期,新能源销量不及预期等。
铜陵有色
铜冶炼成本竞争力强,米拉多二期即将投产
2024年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4%。2024全年实现营收1455亿元(+5.9%),归母净利润28.1亿元(+4.1%),扣非归母净利润26.9亿元(+43.9%),经营性净现金流15.4亿元(-74.1%),现金流下降主因公司新建冶炼产能即将投产,原料存货增加。2024Q4单季营收392亿元(同比+12.5%),归母净利润0.79亿元(同比-36.1%,环比-85.7%)。2024Q4毛利润环比增3.1亿元,管理费用环比+2.9亿元,财务费用+2亿元,研发费用+1亿元,并计提4.4亿元资产减值,使得2024Q4归母净利润环比大幅下降。 冶炼版块。2024H2公司冶炼业务盈利环比下降但没有亏损:2024H2子公司金隆冶炼厂净利润3.3亿元,环比2024H1减少1.3亿元;2024H2赤峰金通冶炼厂净利润1.8亿元,环比减少1.2亿元。2024H2中国铜冶炼厂原料长单比例下降,盈利普遍大幅下滑甚至亏损。铜陵有色)
href=/000630/>铜陵有色(000630)得益于冶炼厂区位优势、高回收率、硫酸消纳便利以及高长单比例,2024下半年冶炼利润尚可。粗略估算2024年冶炼利润占比仍在40%以上,2025年低加工费会显著影响冶炼版块利润。 矿山板块。2024年公司铜矿产量15.5万吨,同比减少2万吨,主因2024Q4厄瓜多尔电力短缺,米拉多铜矿选矿系统停产1个多月,这也导致2024年米拉多铜矿净利润14.9亿元(同比-3亿元)。米拉多二期项目即将于2025年年中投产,届时公司铜矿产能有望达到31万吨,在A股铜上市公司仅次于紫金矿业)
href=/601899/>紫金矿业(601899)和洛阳钼业)
href=/603993/>洛阳钼业(603993)。 风险提示:铜价大幅波动风险,铜精矿加工费下跌风险。 投资建议:维持“优于大市”评级 参照年初以来主要有色金属价格走势,假定2025-2027年国内阴极铜现货年均价均为77000元/吨,铜精矿加工费均为21.25美元/吨。预计公司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8.85/43.97/45.61亿元,同比增速2.7/52.4/3.7%;摊薄EPS分别为0.23/0.34/0.36元,当前股价对应PE分别为14.1/9.3/8.9X。米拉多铜矿二期即将投产,公司铜矿年产能将达到31万吨,另外公司铜冶炼产能具备全球竞争力,抗风险能力强,维持“优于大市”评级。
仕佳光子
一季报加速增长,光芯片和器件产品优势显现
事件
公司发布24年年报及25年一季报,24年实现营业收入10.75亿元,同比增长42%,归母净利润6493万元,同比增长237%,略超业绩快报的6379万元。
我们的观点如下
年报略超快报,同时一季报业绩倍数增长
公司发布24年年报及25年一季报,24年实现营业收入10.75亿元,同比增长42%,归母净利润6493万元,同比增长237%,略超业绩快报的6379万元。4Q24单季实现营业收入3.45亿元,同比增长62%,归母净利润2872万元,同比增长244%;1Q25单季实现营业收入4.36亿元,同比增长121%、环比增长26%,归母净利润9319万元,同比增长1004%、环比增长224%, 1Q25毛利率达39.1%,同比提升15pct、环比提升12pct。
AI算力推动光芯片及器件、室内光缆等较快增长
公司业绩超预期的主要原因:受AI算力需求驱动,数通市场快速增长,公司产品竞争优势凸显,光芯片及器件、室内光缆、线缆高分子材料订单较同期增长,同时持续提高运营管控能力,加强降本增效工作,提高产品良率,盈利能力提高。
24年AWG、光纤连接器收入同比增长超100%
24年分产品看:1)光芯片及器件产品收入6.06亿元,同比增长68%,同时毛利率同比提升12pct至33.4%,其中AWG芯片系列收入2.83亿元,同比增长122%;DFB激光器芯片系列收入7089万元,同比增长41%;光纤连接器收入1.45亿元,同比增长101%。2)室内光缆产品收入2.19亿元,同比增长14%。3)线缆高分子材料产品收入2.31亿元,同比增长25%。从分区域看,境内收入7.76亿元,同比增长35%;境外收入2.8亿元,同比增长74%。
公司产品进展突出
400G和800G光模块AWG组件大批量出货,已广泛应用于全球主流光模块企业,800G/1.6T光模块的MT-FA产品小批量出货,部分处于客户验证和推广阶段;开发出100G EML激光器;高密度光纤连接器跳线已通过全球主要布线厂商认证,成为其合格供应商并已实现批量出货,预计未来需求前景广阔;激光雷达配套的光源已实现小批量供货。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
上调预测,预计公司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3.52亿元、4.78亿元、6.17亿元(原预测2025-2026年分别为1.04亿元、1.45亿元)。AWG快速增长、通过收购缓解MPO上游材料供应问题、CW和100G EML未来有望突破,各项业务正在逐步打开市场空间,维持“增持”评级。
风险提示
技术升级迭代风险;研发失败风险;关键技术人才流失风险;光芯片需求不达预期;拓展硅光业务不及预期
盐湖股份
公司信息更新报告:Q1氯化钾价格上行助力业绩高增,五矿增持彰显发展信心
Q1业绩符合预期,氯化钾价格上行助力业绩同比高增 公司发布2025年一季报,实现营收31.19亿元,同比+14.50%、环比-33.43%; 归母净利润11.45亿元,同比+22.52%、环比-24.80%;扣非净利润11.44亿元,同比+30.78%、环比-13.99%,业绩处于预告区间,符合预期。我们维持盈利预测,预计公司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52.48、57.74、61.07亿元,EPS分别为0.99、1.09、1.15元/股,当前股价对应PE为16.5、15.0、14.2倍。我们看好公司不断巩固国内氯化钾龙头、碳酸锂低成本典范的优势地位,积极融入中国五矿体系和中国盐湖,全面迈向高质量发展,维持“买入”评级。 Q1氯化钾销量、价格同比增长,盈利有所改善,五矿增持彰显发展信心 (1)分业务看,2025Q1公司氯化钾产量约96.49万吨(同比-14.1%),销量约89.11万吨(同比+16.1%);碳酸锂产量约8,514吨(同比-2.1%),销量约8,124吨(同比-17.9%)。据数据,2025Q1氯化钾(60%粉)市场均价2,812元/吨,同比+11.3%;碳酸锂(工业级,99%,国产)平均价7.40万元/吨,同比-21.5%,Q1公司氯化钾与碳酸锂产销态势平稳,氯化钾市场价格显著上扬推动业绩同比增长。截至4月23日,氯化钾(60%粉)、碳酸锂(工业级,99%,国产)市场价2,720元/吨、6.95万元/吨,同比分别+20.9%、-38.2%,较2025年初分别+6.7%、-4.8%,短期氯化钾供需宽松、价格偏弱整理,后市需关注大合同谈判及夏肥备货节奏。 (2)盈利能力方面,2025Q1公司销售毛利率、净利率分别为53.44%、40.41%,相较2024年报分别+1.58pcts、+7.94pcts,盈利能力有所提升。此前4月9日,公司公告基于对公司未来发展前景和长期投资价值的高度认可,实控人中国五矿计划6个月内增持公司股份总数量不少于21,166.29万股,本次增持计划不设置固定价格区间,彰显对公司持续、健康、稳定发展的信心。我们看好公司积极融入中国五矿体系和中国盐湖,加快建设世界级盐湖产业基地。 风险提示:钾锂价格波动、项目投产不及预期、需求不及预期、其他风险1。
山高环能
经营拐点显现,25Q1归母净利同比增长222%
油脂销售结构改善,2024年收入有所下滑。2024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4.49亿元,同比下降31%。其中工业级混合油业务收入8.21亿,同比下降42.5%;环保无害化处理业务收入3.13亿,同比增长7.1%;供暖业务收入3.06亿,同比增长4%;节能环保装备业务收入0.58亿,同比下滑-93.2%。收入下滑主要系公司控制风险主动压缩外购油脂贸易销售业务,提升自产油脂占比所致。2025年一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4.34亿元,同比去年稳健增长4.21%。 非经营事项对2024年归母净利影响较大,2025Q1业绩大幅增长。2024年公司实现归母净利1304万元,同比增长47.3%,经营状况有所改善。报告期内有多项非经营事项扰动业绩:1)消化历史遗留联优诉讼事项,计提营业外支出3924万元;2)消化其他历史遗留低效资产计提减值3506.28万元;3)天津碧海项目《股权收购补充协议》中业绩对赌解除收益4625万元。2025年一季度,公司实现归母净利润2827万元,同比增长222%,超过去年全年。 毛利率提升,财务费用明显下降。2024年公司综合毛利率19.21%,同比提升4.5pct。其中工业级混合油业务毛利率提升7.98pct至20.11%,主要系毛利率较高的自产油脂业务占比上升所致;环保无害化处理业务毛利率提升2.89pct至15.92%;供暖业务毛利率提升0.25pct至20.98%。2024年公司资产负债率下降1.02pct至72.27%,财务费用较2023年下降0.28亿元至1.24亿元。 产能有序扩张。公司运营餐厨项目产能已达5490吨/日(包含新收购项目及托管项目,郑州、株洲项目尚未完成股权交割),较2023年提升860吨/日,未来公司将通过招投标、收购等方式持续提升产能规模。2024年公司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3.74亿元,为产能扩张提供有力支撑。 风险提示:产能扩张不及预期风险;UCO出口价格波动风险;欧盟SAF政策调整风险;汇率波动风险。 投资建议:小幅上调盈利预测,维持“优于大市”评级。考虑到公司25Q1业绩略超预期,我们小幅上调盈利预测,预计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0.88/1.25/1.45亿元(2025-2026原值为0.83、1.23亿元),同比增速576.3%/41.3%/16.1%,当前股价对应PE=29/21/18x,维持“优于大市”评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