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财投资网(www.161588.com)2025-4-24 16:19:53讯:
(以下内容从万联证券《人形机器人行业快评报告:北京举行人形机器人马拉松,天工Ultra夺冠》研报附件原文摘录) 行业事件: 近日,全球首届“人形机器人半程马拉松”在北京亦庄举办,吸引了来自北京、上海、广东等地的20只顶尖机器人团队参赛。 投资要点: 比赛全程21.0975公里,赛道包含裂缝路、陡坡、石子路等复杂地形,重点测试人形机器人的动态平衡、关节散热、续航能力等关键技术。天工Ultra以2小时40分42秒的成绩夺冠,其身高1.8米、体重55公斤,最高时速12公里/小时,采用碳纤维轻量化设计、刚柔耦合腿部结构优化稳定性,搭载“慧思开物”具身智能平台,通过强化学习算法提升动态平衡能力。天工Ultra的混合散热系统解决了关节过热问题,成为全场唯一以“奔跑”姿态完成比赛的机器人,但在比赛过程中更换3次电池。松延动力N2、行者二号(全场唯一不换电)分别获得亚军、季军。比赛中绝大部分人形机器人因电池续航、关节过热或平衡问题退赛,仅6支队伍完赛。 赛事展现了人形机器人的进步,但仍有多项技术挑战有待解决。在续航能力方面,大部分人形机器人需中途数次换电,电池能量密度尚未突破现有瓶颈,续航与高性能的平衡仍是核心难题。在动态平衡与环境适应能力方面,赛道包含坡道、石子路等复杂地形,部分机器人因感知算法不足出现摔倒或停滞。在硬件可靠性与耐久性方面,参赛机器人关节故障频发,出现关节断落、电机过热、头部脱落等问题,暴露硬件耐候性和材料强度的不足。在自主能力方面,多数机器人需工程师全程跟随,通过遥控或辅助操作完成比赛,自主决策能力有限,赛事更接近“人机协同”而非完全自主竞技。在此次马拉松赛事中,人形机器人从实验室迈向现实,既验证了运动控制、全尺寸设计等关键技术突破,也揭示了续航、环境适应、硬件可靠性、自主能力等核心挑战,赛事数据为优化硬件设计提供了实证依据。未来还需通过算法优化、材料革新、成本控制等多维突破,推动人形机器人在工业、家庭等场景的规模化落地。 投资建议:马拉松比赛展示了人形机器人在运动控制等领域取得阶段性成果,但在续航、环境适应、硬件可靠性和自主性等方面仍需改进。人形机器人产业正处于技术突破与商业化落地的关键节点,政策支持、入局者不断增加及AI大模型赋能共同推动行业加速发展。2025年有望迎来人形机器人商业化量产元年,人形机器人量产并实现大规模应用迎来曙光,商业化落地可期。目前,成本仍是制约人形机器人大规模普及应用的重要因素之一,建议关注受益于人形机器人大规模应用的国产零部件优质公司。 风险因素:人形机器人进展不及预期风险、下游需求不及预期风险、市场竞争加剧风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