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财投资网(www.161588.com)2025-4-24 13:04:51讯:
本报记者 刘钊 陈红
截至目前,A股市场已有近千家上市公司披露2025年第一季度报告。仅4月23日晚间,就有多达273家上市公司相继披露今年第一季度报告。其中,汽车零部件、半导体及高端制造领域企业表现尤为突出,多家公司业绩增速超预期。
青岛海泰科(301022)模塑科技)
href=/000700/>模塑科技(000700)股份有限公司(证券简称:海泰科,证券代码:301022)2025年第一季度以净利润同比暴增5738.82%的惊艳表现,成为资本市场关注焦点。4月24日,其股价大幅上扬,盘中触及30.5元/股的阶段性高点,涨幅达19.23%,逼近20%的涨停板限制。
三大赛道表现亮眼
在4月23日晚披露业绩的273家企业中,170家上市公司实现营业收入同比正增长,汽车零部件、半导体、高端制造三大赛道成为增长核心引擎。
江苏奥力威传感高科股份有限公司(证券简称:苏奥传感)
href=/300507/>苏奥传感(300507),证券代码:300507)2025年第一季度营收同比增长131.88%,其背后是新能源汽车渗透率提升带来的传感器需求大幅增长。随着智能驾驶、车联网技术普及,传统燃油车传感器逐步向智能化、集成化迭代,公司凭借在压力、流量传感器领域的技术沉淀,成功切入多家头部车企供应链,印证了汽车产业链“技术升级带动增量市场”的发展逻辑。
半导体行业领先企业澜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证券简称:澜起科技,证券代码:688008)2025年第一季度实现营收12.22亿元,同比增长65.78%。报告期内,受益于AI产业爆发,DDR5内存接口芯片需求呈指数级增长。展望2025年全年,其预计DDR5内存接口芯片需求及渗透率较2024年大幅提升,高性能运力芯片需求呈现良好增长态势。
苏州欧圣电气(301187)股份有限公司(证券简称:欧圣电气,证券代码:301187)2025年第一季度营业收入同比增长61.33%。报告期内,得益于北美气动工具消费市场持续繁荣,为公司业绩的稳步攀升注入了强劲动力。与此同时,公司在欧洲、拉美、中东等非北美市场积极开拓市场版图,为公司发展开辟了新的增长空间。此外,公司秉持着持续研发创新的理念,不断推陈出新,开发出更多品类及型号的产品,这些新品凭借其独特优势和创新性能,迅速获得市场认可,成为公司业绩新的增长点。
福州公孙策公关咨询有限公司合伙人詹军豪向《证券日报》记者表示,当前实现营收高增长的企业,无一例外都抓住了“技术创新”与“市场需求升级”的共振点。无论是汽车零部件的智能化转型,还是半导体的AI应用拓展,都印证了产业链中上游企业的高成长潜力。
细分产业龙头企业崛起
从归母净利润来看,273家企业中有38家实现同比超100%增长。
海泰科堪称其中的佼佼者,2025年第一季度,其净利润同比增长5738.82%。其业绩增长的原因为,一方面是受益于欧元汇率波动影响,导致公司汇兑收益增加,另一方面,则得益于公司模具业务收入的增长。
北京博星证券投资顾问有限公司研究所所长兼首席投资顾问邢星向《证券日报》记者表示,海泰科作为汽车注塑模具领域的龙头企业,凭借技术积累和客户资源优势,已进入业绩释放周期。随着全球汽车产业电动化转型加速,公司在新能源汽车配套模具领域的布局有望打开更大成长空间。
广东纳睿雷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证券简称:纳睿雷达,证券代码:688522)2025年第一季度净利润同比增长412.07%。詹军豪认为,随着5G通信、智能交通、气象监测等行业的快速发展,对雷达技术的需求日益增长。公司专注于相控阵雷达技术的研发和创新,其产品在性能和可靠性上具有显著优势,广泛应用于上述多个领域。公司凭借技术领先和市场拓展,实现了业务的快速增长,净利润同比大幅提升。
中国金融智库特邀研究员余丰慧向《证券日报》记者表示,2025年第一季度,A股上市公司业绩爆发的企业呈现三大特征:一是聚焦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如新能源、半导体;二是具备“卡脖子”技术的国产替代能力;三是在细分领域形成规模效应与品牌壁垒。这些企业的增长,不仅是个体实力的体现,更预示着相关行业将加速向头部集中。
值得关注的是,这些企业普遍呈现“研发投入强度与业绩增速正相关”的规律。2025年第一季度,澜起科技、海泰科等企业均在各自技术领域持续投入研发资源,不断提升产品竞争力与生产效率。这印证了在当前竞争环境下,唯有持续投入技术创新,才能在行业变革中抢占先机。
詹军豪认为,随着更多上市公司财报披露,2025年第一季度业绩表现不仅反映企业个体经营质量,更折射出中国经济结构转型的深层逻辑。在技术创新与产业升级驱动下,具备核心竞争力的行业龙头企业,正成为引领资本市场价值重估的核心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