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九成产品申报于今年2月后
从时间脉络来看,这类基金最早是出现于2024年底,当时华夏基金上报国证自由现金流ETF,国泰基金上报富时中国A股自由现金流聚焦ETF。进入2025年(特别是春节之后),现金流基金迎来多家公募争相布局盛况。根据证监会官网信息,2024年底至今申报的43只现金流基金,有38只是在今年2月之后才开始申报的,占比接近90%。
值得一提的是,在这些布局现金流产品的基金公司中,不仅有易方达、华夏、广发、南方、博时这样的头部公募,以及华泰柏瑞基金这样的偏指数型公募,还出现了不少中小基金公司。
比如,长城基金于今年2月底申报了一只国证自由现金流指数基金,后于3月中旬申报了一只沪深300自由现金流指数基金。4月11日券商中国记者从业内获悉,长城国证自由现金流指数基金已获批。
此外,参与现金流基金布局的,还有方正富邦基金、华富基金、鑫元基金、苏新基金等中小公募。其中,前两者申报的是中证全指自由现金流ETF,后两者申报的是中证800相关的现金流指数基金。
“以指数基金突围,是一种公司发展战略。大家普遍看到了指数基金的发展前景,之前没大力布局的公司正在想办法抓住这一次机会。从2024年至今,基金公司对新指数的追逐是较为迅速的,一旦有新指数出来,大家很快就争相申报布局相关基金。”一家中小公募的高管人士对券商中国记者称。
实际上,中小公募以何种产品跟进布局,取决于自身的资源禀赋。以方正富邦基金为例,该公募之所以布局的是ETF类现金流产品,是因为其之前就有ETF产品。根据Wind统计,方正富邦基金旗下目前有5只ETF产品,合计规模在10亿元左右。华富基金目前旗下有4只ETF,合计规模在35亿元左右。
前述公募高管还表示,指数基金是高度同质化的产品,虽有多家公司争相布局,但最终胜出或能留下来的只是少数公司。扎堆布局的指数基金,基金公司要投入资源成本,如果在一段时间内未能取得预期收益,基金公司依然会进行清盘处理。基金公司依然要在短期布局和中长期持续发展中取得平衡。
现金流因子有助于改善长期收益
需要指出的是,这些基金跟踪的并非真正的新指数(比如中证800和沪深300),而是针对传统指数从现金流因子角度所做“二次创新”。和红利、低波等因子类似,基金公司之所以推出现金流指数基金,是在他们看来,现金流因子所呈现的收益特征,契合当下市场需求,能在长期改善收益或控制风险。
“自由现金流逻辑上是指企业经营获取的现金,在除去维持业务存续和竞争力所必要的资本开支后还能剩余的部分。”华泰柏瑞基金指数投资部的基金经理胡亦清对券商中国记者称,这部分可以用来分红,可以用来偿债,也可以用来进行额外的投资,类似于个人的可支配收入。相比于净利润,现金流的指标或更能客观反映真实的盈利状况。若一家企业具备稳定的现金流,一定程度可以表明它的业务大概率是健康的、可持续的,经营的可能是一门“好生意”,长期来看这样的企业可能就更值得投资。
以国证自由现金流指数为例,长城基金的基金经理陶曙斌对券商中国记者称,该指数在行业分布上更均衡,能起到分散配置风险的作用。选股偏向周期类行业(石油石化、煤炭及有色金属)和经营情况相对较好的行业(汽车、家用电器及电力设备等),前三大权重行业集中度为43.0%。同时,该指数每季度调整成份股,能及时纳入新兴领域现金流改善的企业,保持指数生命力。
“中国红利股背后是稳定的现金流溢价,自由现金流越高,企业派发股息的能力越强,即红利是稳定自由现金流的表征结果——高自由现金流的公司不一定高分红,但高分红必须以自由现金流作为支撑;自由现金流指数可以更全面地反映出回购+分红全面的股东回报能力;同时自由现金流视角策略可敏锐捕捉企业业绩周期,重视公司基本面,规避价值陷阱。”永赢基金指数与量化投资部基金经理刘庭宇对券商中国记者称。
从已成立的基金运行情况来看,规模增长较为显著。数据显示,目前已成立的5只现金流类基金中,有3只是国证自由现金流ETF,来自华夏基金、易方达基金和银华基金,以及华宝基金旗下的沪深300自由现金流ETF和国泰富时中国A股自由现金流聚焦ETF。5只基金成立规模只有41.68亿元,截至目前规模已接近88亿元,成立以来增幅超100%。
责编:战术恒
排版:刘珺宇
校对:冉燕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