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财投资网(www.161588.com)2025-10-16 20:49:31讯:
“1+6”改革新政后,科创成长层即将“上新”。
10月16日,“科八条”后受理的首家未盈利企业——西安奕材正式启动网上申购。根据规划,西安奕材将公开发行新股53780万股,网上发行数量为5378万股,发行价格为8.62元/股,以此计算,募集资金总额将达到46.36亿元,扣除发行费用后用于西安奕斯伟硅产业基地二期项目。
这并非个例。近期,多家未盈利企业启动发行上市工作。其中,禾元生物10月14日晚间公布网上申购情况,发行价为29.06元/股,募集资金25.99亿元。10 月 17 日,必贝特也将启动网上发行。由于截至最新招股书披露日尚未盈利,这三家公司有望成为科创成长层首批新注册公司。
随着这三家企业上市进程的推进,不仅意味着科创板时隔两年后即将再迎未盈利企业上市,也标志着科创成长层服务“新鲜”优质未盈利科技企业的使命正式启程。
“科创成长层上新打破’唯盈利论’,以’技术价值’替代’短期盈利’作为核心评估标准,精准服务’技术强、盈利弱’的硬科技企业。其通过”新老划断”策略,既保障了市场稳定性,又释放了制度包容性,让科技创新从’融资难’走向’融资优’,实现’科技—资本—产业’良性循环。”南开大学金融发展研究院院长田利辉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指出。
科创成长层即将“上新”
四个月前,证监会印发了《关于在科创板设置科创成长层 增强制度包容性适应性的意见》(以下简称《科创板意见》),明确在科创板设置科创成长层,并且重启未盈利企业适用科创板第五套标准上市。
随后,上交所也披露了《科创板上市公司自律监管指引第5号——科创成长层》(简称《科创成长层指引》)等配套业务规则,存量的32家未盈利企业全部被纳入科创成长层,新注册的未盈利企业将自上市之日起进入。
根据西安奕材、禾元生物、必贝特披露的招股意向书,截至披露日,这三家公司均处于未盈利状态。这也就意味着,如上市时仍未盈利,这三家企业将自上市之日起纳入科创成长层,成为改革新政后科创成长层的首批新注册公司。
具体来看,三家企业分别属于半导体、生物医药产业。
其中,西安奕材是国内12英寸硅片领域头部企业,基于2024年月均出货量和截至2024年末产能规模统计,西安奕材为中国内地第一、全球第六的12英寸硅片厂商,截至2024年末,公司是中国大陆12英寸硅片领域拥有已授权境内外发明专利最多的厂商。
西安奕材采用的科创板第四套上市标准——“预计市值不低于人民币30亿元,且最近一年营业收入不低于人民币3亿元”。2022年度至2024年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分别约为10.55亿元、14.74亿元、21.21亿元,同期净利润分别约为-5.33亿元、-6.83亿元、-7.38亿元人民币,三年累计亏损 19.54 亿元。今年上半年,西安奕材再度亏损3.45 亿元。
禾元生物、必贝特均为生物医药企业,申报标准为科创板第五套上市标准——“预计市值不低于人民币40亿元,主要业务或产品需经国家有关部门批准,市场空间大,已取得阶段性成果”。
禾元生物主要从事植物源重组蛋白表达技术研究与产品开发,“稻米造血”行业开创者。公司核心产品重组人白蛋白注射液(HY1001)已于2025年7月获批上市,是全球首个水稻胚乳细胞表达体系的重组蛋白药物、国内首个获批上市的重组人白蛋白药品,对应的适应症为肝硬化低白蛋白血症,占人血清白蛋白整体市场规模约30%。
2022年-2024年,禾元生物分别实现营业收入1339.97万元、2426.41万元、2521.61万元;实现归母净利润-1.44 亿元、-1.87 亿元和-1.51亿元。今年上半年,公司再度亏损8162.78万元。
必贝特是专注于肿瘤领域的创新药企,公司核心产品BEBT-908 针对r/r DLBCL于2025 年6 月30 日获批上市,其他产品仍处于研发阶段,尚未形成产品销售收入。2022年-2024 年及2025年上半年,必贝特均未实现收入,分别净亏损1.88亿元、1.73亿元、0.56亿元和0.74亿元。
“对于科创企业而言,创业初期往往尚未形成稳定盈利,甚至多数暂未产生盈利,但这类企业普遍具备较好的未来发展前景。为适配科创企业的这一核心特点,科创板’1+6’新上市规则明确允许暂时不盈利的企业登陆资本市场,通过IPO方式在科创板挂牌。这一安排能让科创企业直接获取宝贵的发展资本,为其科技创新与业务拓展提供有力的资金支撑。”前海开源基金首席经济学家杨德龙受访表示。
“新老划断”
依据最新的披露要求,三家企业均在招股书中,对未来可实现盈利情况的情况进行了假设性预测。
西安奕材管理层根据已有的产能建设及投放、技术研发、客户验证和销售计划,预计公司可于2027年实现合并报表盈利;禾元生物基于核心产品获批上市销售等方面因素,预计将于2027年实现盈利;必贝特也表示,若假设条件及前瞻性信息均能实现或符合预期,公司预计2027年将实现盈亏平衡。
不过,实现盈亏平衡并不意味着这些新注册企业能被调出科创成长层。根据《科创板意见》要求,未盈利科技型企业调出条件实施新老划断。新注册的的未盈利科技企业,未来要调出科创成长层,须符合下列条件之一:(1)最近两年净利润均为正且累计净利润不低于5000万元;或(2)最近一年净利润为正且营业收入不低于1亿元。
同时,为了充分提示风险,《科创板意见》要求,投资者投资科创成长层新注册的未盈利科技型企业之前需要签署专门风险揭示书,风险揭示书应当充分揭示未盈利企业经营风险及相应的股票投资风险、股价波动风险等事项。
目前,各家券商已完成了技术改造,投资者可在券商APP上开通权限。根据上交所9月22日消息,当时已有500万户投资者开通科创成长层交易权限。
此外,今年3月,上交所修订发行承销业务规则,明确未盈利企业可以采用约定限售方式,网下投资者自愿报价申购,履行限售更高比例、更长期限的承诺和义务并相应获配较多的新股。
此次发行,禾元生物、西安奕材和必贝特均采用了网下发行差异化限售与配售安排,对投资者报价设置了三档差异化限售档位。
其中,禾元生物网下整体限售比例不低于40%,对投资者报价中,档位一对应申报限售期9个月,限售比例70%;档位二对应申报限售期6个月,限售比例45%;档位三对应申报限售期6个月,限售比例10%。
西安奕材三档限售档位分别为投资者报价时对应申报限售期9个月,限售比例60%;报价时对应申报限售期6个月,限售比例45%;报价时对应申报限售期6个月,限售比例25%。
必贝特三档限售档位分别为投资者报价时对应申报限售期9个月,限售比例60%;投资者报价时对应申报限售期6个月,限售比例40%;投资者报价时对应申报限售期6个月,限售比例20%。
“约定限售是’用市场化手段解决市场化问题’的创新。通过’限售比例越高、限售期越长,配售比例越高’的机制设计,引导专业机构投资者成为’耐心资本’,既提高新股定价合理性,又稳定二级市场表现。”田利辉指出。
田利辉认为,这一安排精准匹配未盈利企业特点,延长限售期可减少”稳赚不赔”预期,让专业机构更理性参与定价。同时,将选择权交给公募基金、社保等中长期投资者,既发挥其专业优势,又避免散户过度参与,是注册制改革向纵深推进的标志性举措。
“这一安排让机构与企业绑定成长,既通过专业判断为普通投资者提供估值参考,又以长期持股激励企业专注研发,避免’上市即套现’的短视行为,是资本市场支持硬科技的机制创新范本。”田利辉进一步说道。
杨德龙也认为,从投资者层面看,它能为长期投资者分配更多股份,尤其是为有意愿长期投资、参与线下申购的投资者提供更多筹码;从市场发行层面看,这一安排也能有效保障新股发行的成功率,实现企业融资与投资者利益的更好平衡。